掌跖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基因定位和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基因定位克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3:19
【摘要】:研究背景汗孔角化症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它以表皮明显角化、鸡眼样层板结构为其组织病理特征。其皮损呈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类圆形的斑,中央呈轻度萎缩,边缘呈隆起的角化嵴。组织病理显示在皮损中央有一个高出表皮、角化异常、柱状的角化栓,即鸡眼样层板结构,可看到空泡样角化不良的角朊细胞。在鸡眼样层板结构下,颗粒细胞层减少或消失,棘层细胞角化不良或核周出现空泡。该病在一百年前由Mibelli首次发现Mibelli斑块型汗孔角化症(PM),同年Respighi发现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DSP)。随后陆续发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掌跖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PPPD)、线状汗孔角化症(LP)及掌跖点状汗孔角化症(PPPP)。近些年发现在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免疫抑制剂治疗及HIV感染的患者中容易发生汗孔角化症。目前把汗孔角化症分为局限性、播散性和免疫诱导型汗孔角化症三大类。 在汗孔角化症中两种不同的汗孔角化症共存一个家系中或者一个患者之中非常罕见。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常在10-30岁之间发病,皮损初发部位为手臂、颈和面部。随着疾病的发展,在患者的胸背部出现相似的皮损。掌跖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一般在20岁前发病,初发皮损为许多表浅丘疹,限于掌跖,颜色呈红色或棕色,中央含有角栓,几个月后围绕着中心扩大。成熟的皮损直径4-5cm。以后皮损扩展播及整个躯干和肢端。线状汗孔角化症多数在婴儿或儿童时期发病,极少数为先天性或偶见成人。初发皮损呈棕色或棕红色,单个、间断、环形的过度角化丘疹或斑块,呈线状或带状排列。皮损常好发于肢端,随着疾病的发展,常累及整个肢体。 在国内外大量的汗孔角化症的家系研究表明:DSP、DSAP、PM、PPPP和 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PPP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LP无家族聚集现象,但LP经常和其他临床类 型的汗孔角化症伴发。汗孔角化症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遗传因素在汗孔角化症的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它因素如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阳光照射、外伤、 感染因素等能诱发汗孔角化症。对汗孔角化症的致病基因研究在过去的进展缓 慢,近些年随着全基因扫描技术的出现和此项技术的广泛地使用,中国医学遗传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首次将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 症致病基因定位于12q23.2一q24.1区域内。两年后该实验室又将播散性浅表性光 化性汗孔角化症致病基因的第2位点定位于15q25.1一q26.1区域。但汗孔角化症 的基因仍未被发现。 目的分析掌距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和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的临床和 遗传特点,对PPPD和DSP进行基因定位研究。在致病基因精细定位的基础上, 对DSP致病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利用掌跟合并播散性汗孔角化症和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的家系资 料,对PPPD和DSP的临床和遗传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对DSAP的2个己知位 点12q23.2一24,1和15q25.1一26.1在pppD和Dsp两个家系进行扫描,再利用386 对微卫星Marker对DSP家系进行全基因扫描,通过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对 PPPD和DSP进行基因定位研究。在基因定位的基础上,使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 DSP致病基因克隆,通过RCAE和Northern并对DSP基因的大小及其功能表达 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 1.本次研究的汗孔角化症的家系中,DSP患者中的初发皮损均面部。在PPPD 家系中存在PPPD和DSP共存现象。DSP家系中LP和DSP共存在一个病人中 以及LP和DSP在一个家系中共存特点。两个家系的遗传特点是患者的双亲之一 是汗孔角化症患者,同胞中患者与正常健康者比例约为1:1,男女发病的机会均 等,但DSP家系中以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3倍,连续几代都可见到患者。 2.PPPD家系定位在染色体xZq24.l一24.2,位于D一25一613和D12S1341之间 的6.geM区域,最大LOD值是D12S1335的LOD值为8.14(e=0.00)。 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DsP家系定位于染色体18pll.2一11.3的端粒至D185391之间18.geM区 域。两点连锁分析获得的最大LOn值是Marker n 1 551135,LoD值为4.82(e 二0.00),物理遗传距离为5.6Mb。 4.DSP的致病基因是预猜基因LOC342834,其mRNA大小约为IKb,第6 个外显子的第126位碱基发生突变,突变点在该基因的第166351位置碱基,由 正常人的G突变为C。此突变导致预猜基因遗传密码子GTG转变成CTG,蛋白 质产物中、傲1变成Leu。 5.DSP的致病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存在差异,在肾脏表达最强,其次在 骨骼肌、胃、肝脏和皮肤组织表达较强,在脾脏、翠丸和脑组织表达较弱。在胃 组织中除1.Okb条带还有一个ZKb的条带。 结论 1 .PPPD与DSP共存一个家系中,LP与DSP在一个患者中共患以及LP与 DSP共存在一个家系中有利于疾病的遗传学研究。PPPD与DSP符合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模式。DSP患者初发皮损均在面部,这是汉族人汗孔角化症的一个特点。 2.PPPD基因定位染色体12q24.1一24.2区域,说明在12q23一24区域存在一个 汗孔角化症的致病基因;与DSAP的DSAPI位点12q23.2一24.1在同一个区域上, 同时PPPD和DSAPI是同一个致病基因或者同一基因簇上的不同基因导?
【图文】:
女,14岁,因偶然发现右前臂伸侧环状皮损3年伴微痒。11岁时,患者偶然发现右前臂外侧数个大头针帽大小的黑褐色斑。斑数目渐增多,缓慢向上下两侧扩展,就诊时已累及整个右上肢伸侧(图7)。皮损处有时感觉微痒,以夏季明显,除此外无其它任何自觉症状。就诊前两天患者于当地医院应用外用药物(可能有腐蚀作用)治疗后,原皮损出现破溃脱屑、有烧灼感,因自觉症状加重而来本院皮肤科就诊。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整个皮损呈片状分布、线状排列,,即沿右手中指背面、右手背、右前臂和右上臂伸侧、直至右肩脚止。皮损环状斑呈多发性、散在性。单个斑皮损自大头针帽大小至黄豆大小、边缘呈晴状微隆起的环状,皮损呈紫褐色,表面粗糙有裂纹、沟峭。斑块中心的裂纹脱落后呈现中央萎缩颜色变浅、边缘隆起颜色深的皮损特点。左上肢、双下肢、面部等暴光部位未见异常表现,口腔粘膜、躯干、指(趾)甲、掌踌等也无异常发现。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凹陷处充满角质蛋白,其中央有排列成柱状的角化不全柱即鸡眼样板层
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凹陷处充满角质蛋白,其中央有排列成柱状的角化不全柱即鸡眼样板层,其下方颗粒层消失,棘层变薄。真皮浅层有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图8)。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该患者可诊断为线状汗孔角化症。二、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家系成员的调查对先症者的家族史调查发现其父亲有相似的皮损。该患者的父亲在20岁时在其前额处有数个2一3mm圆形的皮损、四周有颜色较深突起的角化脊。5年后在其手背、前臂伸侧及胸背部出现类似的皮损,该患者的父亲患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先症者的母亲无相似的皮损。随后对该家系进行的详细调查发现:该家系5代,35个成员组成,现存患者9人,除先症者为线状汗孔角化症外,家系中的其他患者初发年龄,一般为20岁至30岁,皮损初发部位均在面部,初发皮损为小的、圆形、棕褐色的皮损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58.5
本文编号:2705695
【图文】:
女,14岁,因偶然发现右前臂伸侧环状皮损3年伴微痒。11岁时,患者偶然发现右前臂外侧数个大头针帽大小的黑褐色斑。斑数目渐增多,缓慢向上下两侧扩展,就诊时已累及整个右上肢伸侧(图7)。皮损处有时感觉微痒,以夏季明显,除此外无其它任何自觉症状。就诊前两天患者于当地医院应用外用药物(可能有腐蚀作用)治疗后,原皮损出现破溃脱屑、有烧灼感,因自觉症状加重而来本院皮肤科就诊。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整个皮损呈片状分布、线状排列,,即沿右手中指背面、右手背、右前臂和右上臂伸侧、直至右肩脚止。皮损环状斑呈多发性、散在性。单个斑皮损自大头针帽大小至黄豆大小、边缘呈晴状微隆起的环状,皮损呈紫褐色,表面粗糙有裂纹、沟峭。斑块中心的裂纹脱落后呈现中央萎缩颜色变浅、边缘隆起颜色深的皮损特点。左上肢、双下肢、面部等暴光部位未见异常表现,口腔粘膜、躯干、指(趾)甲、掌踌等也无异常发现。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凹陷处充满角质蛋白,其中央有排列成柱状的角化不全柱即鸡眼样板层
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凹陷处充满角质蛋白,其中央有排列成柱状的角化不全柱即鸡眼样板层,其下方颗粒层消失,棘层变薄。真皮浅层有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图8)。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该患者可诊断为线状汗孔角化症。二、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家系成员的调查对先症者的家族史调查发现其父亲有相似的皮损。该患者的父亲在20岁时在其前额处有数个2一3mm圆形的皮损、四周有颜色较深突起的角化脊。5年后在其手背、前臂伸侧及胸背部出现类似的皮损,该患者的父亲患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先症者的母亲无相似的皮损。随后对该家系进行的详细调查发现:该家系5代,35个成员组成,现存患者9人,除先症者为线状汗孔角化症外,家系中的其他患者初发年龄,一般为20岁至30岁,皮损初发部位均在面部,初发皮损为小的、圆形、棕褐色的皮损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58.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园园;沈晓丽;;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及相关酶基因多态性[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4年02期
2 余开焕;王卫星;;胸苷酸合酶启动基因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01期
3 宋亮;陈坤;范春红;张薇;金明娟;何寒青;童峰;;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705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7056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