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检测中国女性面部雀斑、黄褐斑、雀斑样痣和日光性雀斑样痣皮损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黑素、黑素小体和黑素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并探讨这四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所有皮损来自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患者面部,包括14例雀斑、13例黄褐斑、16例雀斑样痣和15例日光性雀斑样痣,均为女性,取皮损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作对照。每一块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石蜡包埋;一部分OCT包埋、液氮冷冻。 二、实验方法 1、Fontana-Masson染色:用GRAM染液、Fontana染液和Kernechtrot染液进行染色。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小鼠抗人NK1-beteb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小鼠IgG和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进行检测。 3、免疫荧光染色:用小鼠抗人NK1-beteb单克隆抗体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进行检测。 4、DOPA染色:用0.1%L-DOPA染液进行染色。 三、结果判断标准 1、Fontana-Masson染色结果:黑素被染成黑色。黑素的分布分为五个等级:无黑素,为0级;局部分布,为1级;多部位分布,为2级;几乎连续分布,为3级;连续分布,为4级。表皮黑素的数量及真皮中游离黑素和噬黑 素细胞的数量分为五个等级:无,为0级;极少,为1级;轻度,为2级;中度, 为3级;重度,为4级。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红染的物质为黑素小体。黑素小体的分布 和数量分级同上。 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出亮绿色荧光的物质为黑素小体。黑素小体 的分布和数量分级同上。 4、DOPA染色结果:染成黑色的细胞为黑素细胞。计数每张切片中表 皮内黑素细胞及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的数量,应用MetaM呷hlm落ng即s- tem软件测量每张切片表皮的长度及基底膜带的长度。计算单位长度表皮 中黑素细胞的数量,单位长度基底膜带中黑素细胞的数量及黑素细胞数量 与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数量的比率。 四、统计学处理 皮损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表皮中黑素和黑素小体的分布与数量及真皮 中游离黑素和噬黑素细胞数量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黑素细胞 数量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实验结果 一、黑素的分布与数量 1、雀斑组:黑素的分布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无明显差异(P 0.05),皮损基底层和棘层的黑素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P分别 0 .025,0.001),其他层黑素的含量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真皮中游离黑 素和噬黑素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 2、黄褐斑组:黑素的分布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无明显差异(P 0.05),皮损表皮各层中黑素的含量均高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由基底层 至角质层P值依次为0.005,0.005,0.01,0.025),真皮中游离黑素 和噬黑素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 3、雀斑样痣组:黑素的分布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无明显差异 (P0.05),皮损表皮各层中黑素的含量均高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由基底 层至角质层P值依次为0.05,0.025,0.05,0.05),皮损真皮中含有 更多的游离黑素(P0.05),真皮中噬黑素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0. 05)。 4、日光性雀斑样痣组:黑素的分布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无明 显差异(P0.05),皮损表皮各层中黑素的含量均高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 (由基底层至角质层p值依次为0.05,0.025,0.025,0.025),真皮 中游离黑素和噬黑素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 二、黑素小体的分布与数量 (一)免疫组化染色 1、雀斑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P0.05),皮损表皮各层中黑素小体的含量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比较无 明显差异(各层P值均0.05)。 2、黄褐斑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存在明显 差异(P0.025),皮损表皮基底层的黑素小体明显多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 (P0.025),其他层黑素小体数量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雀斑样痣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存在明 显差异(P0.025),皮损表皮基底层的黑素小体明显多于周边外观正常皮 肤(P0.05),皮损真皮中含有更多的游离黑素(P0.025)和噬黑素细胞 (P0 .025)。 4、日光性雀斑样痣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 存在明显差异(P0.01),皮损表皮基底层的黑素小体明显多于周边正常 皮肤(P0.01),其他层黑素小体数量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二)免疫荧光染色 1、雀斑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P0.05),皮损表皮各层黑素小体的含量与周边外观正常皮肤比较无明 显差异(各层P值均0.05)。 2、黄褐斑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存在明显 差异(P0.05),皮损表皮基底层及棘层的黑素小体明显多于周边外观正 常皮肤(P0.05),其他层黑素小体数量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 3、雀斑样痣组:黑素小体在皮损和周边外观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存在明 显差异(P0.0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58.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大卫;神经性皮炎的心理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S1期
2 王卓龙,陶怡;日光照射诱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3期
3 杨晓晶;王跃萍;汪亚华;;浅部真菌临床标本的真菌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3期
4 陈艳伟;汤新强;杨彤;梁卉;谭爱萍;赵恕;王华;;姜油树脂凝胶抗皮肤癣菌的药效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王静;马丽;刘建伟;舒惠荃;;尿毒症瘙痒的中西医研究近况[J];光明中医;2008年02期
6 杨永茂;沈敏娟;杨桂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55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7年10期
7 袁怡清;王文君;;雌激素抗皮肤老化的作用及机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04期
8 周强;低能量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62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3年11期
9 董萍云;魏春波;刘强;;维胺酯胶囊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8和sICAM-1水平检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佳;王珏岚;吴敏;;石蜡油和松节油清除3M胶带皮肤胶迹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国斌;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基因转染及向毛囊的定向分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陶克;人胎儿皮脂腺细胞和汗腺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人胎儿表皮干细胞向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牟雁东;四川地区中国人群颌面部皮肤的色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剑;从多个阴虚病变模型研究阴虚证机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符刚;体外诱导毛囊Bulge细胞向皮脂腺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李霞;肌成纤维细胞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马磊;托吡酯引起泌汗障碍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8 田季雨;托吡酯相关的小鼠泌汗障碍模型建立和机制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颖;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的监测与治疗方案优化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铁牛;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内免疫细胞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2 杨国良;CD86、NF-κB、HSP70和ICAM-1在SLE患者皮损及患者外观正常皮肤处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3 蔚志仁;加减胃苓颗粒治疗异位性皮炎疗效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4 张巧凤;针灸对成年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3年
5 农祥;复方昆明山海棠的毒性试验及抗光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6 谭金华;黄白液对豚鼠生殖器疱疹模型的治疗及抗复发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7 魏群;小鼠毛囊周期中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及树突状表皮T细胞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徐海燕;活体转染质粒在小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毕建军;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培养及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10 马双宝;基于DSP的人体皮肤测量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
2804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0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