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导入联合壳聚糖治疗伴有炎性刺激的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10-21 14:53
   目的:依托临床实验研究,对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红区指标变化进行仔细观察,评价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使得后续治疗黄褐斑有全新的思路,更好的展开黄褐斑分型和治疗。方法:为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专门设置了实验组,所有实验对象均选自河北省中医院皮肤科,本研究主要筛选了80例患者,女性患者黄褐斑全部都是皮肤屏障受损伴有炎性刺激型,这些患者均是能够接受系统性治疗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有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导入联合壳聚糖及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氢醌乳膏(氢醌联合0.025%维A酸、弱效激素和氨甲环酸)进行治疗。为了保证实验效果能够得到很好的衡量,在实验前后,借助VISIA皮肤测试仪对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记录,对炎性红区指标进行分析,并记录分析值。在数据分析上,采用的是SPSSl3.0,在统计分析之后,以P0.05为标准,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本次研究中,排除造血系统及肝肾疾病患者,治疗前1个月均未使用对色素有代谢作用的药物的患者及其他原因不能坚持完成实验的患者,研究最后可以纳入统计分析范畴的患者有80人,两组各40人,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均符合标准,采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0.05,没有明显差异。经过还原型谷胱甘肽导入联合壳聚糖治疗,并就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炎性红区的比较: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修订)”~([1])以及赵辩《临床皮肤病学》~([2])及临床经验总结,将疗效标准制定为:基本痊愈:皮损面积消退60%;效果显著:30%皮损面积消退59%;有效:10%皮损面积消退29%;无效:皮损面积消退10%或比例上升。对治疗前后照片进行比对,对皮损消退的面积进行测算。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总有效率经计算可知该数据具体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经计算可知该数据具体为77.5%,实验组有着更高的总有效率。结论:1.还原型谷胱甘肽导入联合壳聚糖有效地抑制皮肤色素沉着,淡化色斑,修复炎性刺激型黄褐斑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为临床进一步治疗黄褐斑创造了可能。2.黄褐斑患者炎性红区出现变化的同时,一些患者皮肤上的棕斑也得到了改善,只不过在不同患者中,改善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未得到明确,还需要在后续的临床实验中确定,展开大规模数据统计分析才能给出确切结论。3.由于实验经费不足,时间不够,观察病例不全面,为此在治疗方法上,目前也只是得出了初步结论,并不能作为最终结果。如果想要在治疗方法上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讨,需要加强对临床的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58.42
【部分图文】:

照片,总有效率,实验组,对照组


表2为两组患者治疗60日后炎性红区变化情况。实验组所统计的治疗无效患者总共有3例,对照组所统计的治疗无效患者总共有9例,两组差异P<0.05,表现出显著差异。图1为两组总有效率为92.5%和77.5%,还原型谷胱甘肽导入联合壳聚糖及氨甲环酸能够实现对黄褐斑患者炎性刺激反应的有效控制。2.2 治疗前后VISIA照片对比图片2一17为VISIA照片红区的改变情况,这要涉及两组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患者,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红区有着更好的改善。

实验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


图 1 实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ig.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

实验组,患者


图 3 治疗后实验组痊愈患者Fig.3 The recovered pati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晓红;;中药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7年02期

2 焦凤华;郭喜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95期

3 吴北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76例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13期

4 宫波;文静;;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30期

5 姚仁福;孔庆利;;无敌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年05期

6 王丽英;;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年09期

7 李桂英;晓花;;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年08期

8 胡泉;涂翔;杨威英;钟文;;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人人健康;2018年02期

9 郭艳玲;闫春艳;杨艳杰;刘金霞;于向东;李岩;谢方;杨晓明;;肺癌患者支原体感染临床观察[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10 田水;;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J];人人健康;2017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晶;择时顺势,燮理营卫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黄金龙;基于蒙定水教授“金水相生”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吴靖;电针夹脊穴及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煜鑫;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台湾地区胃脘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朱荣灿;定经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邵魁卿;芪实颗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7 周宝明(Chau Po Ming);香港东区肩周炎的发病调查及三种中医方法疗效比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郭樱惠;腕踝针结合中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黄为心(WONG Wai Sum Kim);针刺“四关穴”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刘宜峰;杨华学术思想及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经验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召龙;还原型谷胱甘肽导入联合壳聚糖治疗伴有炎性刺激的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2 王实涛;标本配穴联合电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刘青;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杨亚欣;肾炎2号方治疗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型IgA肾病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俊杰;仁熟散对心虚胆怯型不寐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潘军;穴位贴敷法预防冬季型银屑病复发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段清珍;中医药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近况及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洪金标;巨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王庆晖;疏木培土消瘿方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陈净殊;中医传统运动处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0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50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