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散发性、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PTCH1基因突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2 14:42
   研究背景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 BCNS),又称Gorlin-Goltz综合征(Gorlin-Goltz syndrome,GGS),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 NBCCS),分子遗传学表现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60,000,男女发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白种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集中在17-35岁。BCN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PTCH1基因(9q22.3)突变有关,也有少数报道认为BCNS,尤其是伴发有脑膜瘤或成神经管细胞瘤的BCNS的发生与PTCH2、SUFU基因的突变有关。 BCNS临床可表现为多器官功能异常,约60%的患者首诊症状表现为颌骨多发性角化囊性瘤,发病早期症状隐匿,就诊时病灶往往已造成颌骨较大面积的破坏,对患者颌面部美观、咀嚼功能产生重大影响。且BCNS患者成神经管细胞瘤的发生率可高达10%,是其致死最重要的原因,成神经管细胞瘤是一种原发性的高度恶性的脑肿瘤,目前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术后放化疗,而由于BCNS患者对放射线极为敏感,术后放疗无疑会导致局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率大大增加。BCNS可表现为散发性和家族聚集性两类,影像学检查是目前BCNS患者家属及下一代排查及早期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会增加基底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发生的风险。 由此,探索BCNS的遗传学基础,分析散发性及家族聚集性BCNS临床表现型和遗传学差异,对BCNS患者家属及下一代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散发性、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PTCH1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1临床收集散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患者(2个家族)及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1个家族); 2收集3个家族中所有人员(实验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PTCH1基因外显子,扩增产物行DNA测序后,与NCBI基因库PTCH1基因外显子进行比对; 3提取30个与实验组同地区、同种族、男女比例1:1的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PTCH1基因外显子,扩增产物行DNA测序后,与NCBI基因库PTCH1基因外显子进行比对。 结果 1根据Kimonis VE等199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确定家族性BCNS家系(P)存活患者5例,散发性BCNS患者2例(A、B),主要临床表现为为颌骨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手掌多发性点状凹陷、多发性皮肤基底细胞痣、大脑廉、小脑幕异位钙化、巨头畸形、眶距增宽; 22例散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患者(A、B)、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中先证者(Ⅱ3)、先证者儿子(Ⅲ3)、先证者女儿(Ⅲ4)PTCH1基因均发现同一个错义突变,即第23个外显子第140位碱基CT(c64244CT),导致其编码的脯氨酸为亮氨酸所代替(p.Leu175Pro)。在dbSNP数据库中检测该突变符合单氨基酸多态性,但其突变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频率无详细描述。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中另外两个患者未发现此位点突变; 3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中先证者(Ⅱ3)、先证者儿子(Ⅲ3)、先证者女儿(Ⅲ4)以及1例零散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患者(B)PTCH1基因另外发现一个新的错义突变,即第22个外显子第34位碱基AT(c62264AT),导致其编码的亮氨酸被组氨酸所代替(p. His170Leu); 4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中另外2个患者、3个家族中24个健康人及对照组30个正常人均未发现PTCH1基因突变。 结论 1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中另外两个患者未发现PTCH1基因的突变,表明并非所有BCNS患者均存在PTCH1基因的突变,其发病可能还与PTCH2、SUFU、SMO等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即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的发病可能为多个基因多个位点突变引起; 2PTCH1基因第23个外显子第140位碱基CT(c64244CT)可能导致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及散发性患者(A、B)对BCNS发病的敏感性增加,但也不排除其为家系发病的根本原因; 3第22个外显子第34位碱基AT(c62264AT)可能为散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患者(B)及基底细胞痣综合症家系(P)中先证者(Ⅱ3)、先证者儿子(Ⅲ3)、先证者女儿(Ⅲ4)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4基底细胞痣综合症患者PTCH1突变位点的个数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家属及下一代的发病率。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758.51
【部分图文】:

临床表现,家系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病例1(BCNS家系P):先证者(Ⅱ3)男性,65岁,以“右下后牙区渐进性无痛包块1年”收入院。查体:患者面部基本对称,未见明显斑痣,右侧后牙区下颌骨可扪及骨质膨隆,乒乓感明显,对应牙齿松动-,叩痛-。双手掌见大量红色点状凹陷,前臂内侧见多个色素痣。曲面断层片示多发性下颌骨囊肿,胸片未见分叉肋,病检结果:牙源性角化囊肿。根据Kimonis VE等【15】199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确定本家系存活患者5例,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颌骨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手掌发性点状凹陷、皮肤基地细胞癌、方颅及眶距增宽,未发现脑廉钙化及分叉肋等骨骼异常。见图1。a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临床资料,分叉肋


院查体:患者身高150cm,颅围59cm,眶距16cm,鼻根塌陷,双侧后牙区下颌骨可扪及骨质膨隆,乒乓感明显,对应牙齿松动-,叩痛-。曲面断层片示多发性下颌骨囊肿,胸片未见分叉肋,病检结果:牙源性角化囊肿。见图2。ab c d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散发性、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PTCH1基因突变分析


零散BCNS(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ruvost-Balland C.;Gorry P.;Boutet N.;M.-F.Avril;冯义国;;22例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法语)[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10期

2 高锦声;张月芳;徐梅玉;邹桢;顾志杰;陈祖芬;王在华;;一家族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遗传学的研究(摘要)[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1年00期

3 李蓉芬;;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一例报告[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5年05期

4 陈文军;;基底细胞母斑综合征1例报告[J];广后医学;1987年04期

5 李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报告[J];口腔医学;1988年03期

6 葛成功;胡宗尧;;典型的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报告[J];口腔医学;1990年04期

7 张北川;石杰;;基底细胞痣综合征[J];皮肤病与性病;1992年03期

8 张保如,何薇,王晓峰,王志勤;基底细胞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J];北京医学;1994年01期

9 刘淑奎,王霞,王万春;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7年05期

10 耿振宏,张在兴,廖松林;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红艳;前列腺良恶性上皮病变的基底细胞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王园园;散发性、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PTCH1基因突变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3 闫慧敏;芥子气染毒小鼠皮肤基底细胞的增殖动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王星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姜丽;S100A7、Cripto-1和CD34蛋白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承德医学院;2014年

6 于学红;Elf-1与Rb蛋白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5年

7 李颖;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中Ⅰ型和Ⅱ型TGFβ受体、Smad7、Smurf1和2的表达[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代大毛;P27~(kip1)、Cyclin D1与Skp2在基底细胞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D];汕头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1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51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