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富含鞘磷脂的脂膜微区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蛋白(phosphoprotein associated with glycosphingolipid-enriched microdomains,PAG),人源性称为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即C-X-X-C突变为A-X-X-A)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A431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PAG1与Src信号传递中相关调控分子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Uniprot蛋白数据库查询PAG1分子结构,选择将PAG1棕榈酰化位点中的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选用A43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用携带增强绿色荧光(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信号的过表达野生型PAG1和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PAG1以及仅含有增强绿色荧光的慢病毒载体转染A431细胞,建立了稳定过表达野生型PAG1的A431细胞株(WT-PAG1组)、过表达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A431细胞株(mutant-PAG1组)以及只带有绿色荧光的阴性对照组(control组)和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组(parental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经慢病毒转染后WT-PAG1组、mutant-PAG1组以及control组细胞中绿色荧光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扩大培养后细胞转染率,用分选FCM分选3组细胞中携带绿色荧光的细胞,并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单克隆目的细胞系并扩大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细胞内Pag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AG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检测A431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APC/PI双染法检测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对A431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检测A431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43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与PAG1结合的抑制性酪氨酸激酶Csk以及Src活化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分子Fyn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经慢病毒转染96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WT-APG1、mutant-PAG1以及control组绿色荧光几乎遍布整个视野;FCM检测经慢病毒转染后,3组细胞携带荧光的阳性率,结果显示control组,WT-PAG1组以及mutant-PAG1组的荧光阳性率分别为86.2%、88.1%及87.8%,随后用RT-PCR检测细胞中Pag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WT-PAG1组和mutant-PAG1组中Pag1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parental组的1.65和1.6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G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WT-PAG1组和mutant-PAG1组转染后PAG1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control组的2.17和2.24倍,与parenta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明转染成功。(2)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A431细胞相比,WT-PAG1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弱,在2-6天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utant-PAG1组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A431细胞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PAG1能明显抑制A431细胞系的增殖,而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PAG1丧失了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3)细胞凋亡结果显示,parental组和control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30%±0.04%和4.20%±0.06%,WT-PAG1的A43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率为11.20%±0.04%,与parental和contro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mutant-PAG1组A431细胞的凋亡率为3.50%±0.04%,与parental和control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划痕修复实验结果显示,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相比,WT-PAG1组细胞愈合能力明显降低(P0.001,P0.01)。而mutant-PAG1组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Tran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WT-PAG1组细胞的迁移能力与parental和control组相比明显降低。与WT-PAG1组相比,mutant-PAG1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高(P0.001)。(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WT-PAG1组细胞侵袭能力,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相比明显降低。而与WT-PAG1组相比,mutant-PAG1组侵袭能力明显增高(P0.001)。(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相比,WT-PAG1组细胞Csk和Fyn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01),而mutant-PAG1组与parental组和control组相比,Csk和Fyn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A431细胞株。(2)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PAG1会减弱甚至丧失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系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运动、迁徙等生物学行为的能力。(3)在cSCC中,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后,通过Src家族激酶调控细胞活性的生物学功能将减弱甚至丧失。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39.5
【部分图文】: 图 1 PAG1 蛋白质的一级序列Fig.1 The primary protein sequence of PAG1选在棕榈酰化位点中的半胱氨酸突变成丙氨酸,如图 2 所示,因为这样一方面除了原先的半胱氨酸侧链上的活性基团,另一方面换成了体积较小,在侧链上只
图 2 PAG1 分子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utation of PAG1 molecule palmitylation site为了成功将 4 种目的基因在 A431 细胞系中进行表达,提高其表达效率,本采用将目的基因包装构建成慢病毒载体的方法,进而通过病毒感染 A431 细胞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慢病毒转染的 3 组 A431 细胞株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results of EGFP after transfection Lentivirus by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40)测转染效率测慢病毒感染 A431 细胞的转染效率(图 4),control 组,W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陈永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9年01期
2 郭济菡;李青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8年02期
3 潘腾;冯晓玲;;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年08期
4 刘刚;徐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体会(附13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36期
5 王月;杨希川;;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年01期
6 郝玉琴;米美清;陈涛;;HIF-1α和VEGF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年04期
7 蔡清;;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年01期
8 王震;罗芳;;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型别的检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年01期
9 刘刚;徐烨;;皮肤鳞状细胞癌13例临床诊治体会[J];皮肤病与性病;2013年01期
10 张鲜英;刘毅;肖斌;张绪生;陈黎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外科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凤娟;WNT/Ca~(2+)通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UVB调控ID4基因DNA甲基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胡蕴绮;白藜芦醇在体外及体内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效应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3 王珍;维甲酸、γ-干扰素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林秀英;维甲酸体外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5 李泓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Colon16细胞系侧群细胞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聂小娟;表皮肿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张春敏;Survivin, 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雄黄的体外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吴迪;黄芩苷对中波紫外线辐射HaCaT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影响及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维;GRIM-19对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生长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鸿雁;氟伐他汀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2 王璐;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中潜在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青岛大学;2019年
3 高潇;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4 王叶;芳姜黄酮通过Notch1/Hes1/PTEN通路诱导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凋亡[D];贵州医科大学;2019年
5 袁绍萍;DAB2I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鳞状细胞癌侵袭作用相关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6 张晓姣;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1,25(OH)_2D_3的固有抗癌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7 周盼;PPARG基因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l6细胞中功能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8 金雪荣;Ese-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9 陆晓鸥;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基因表达及信号传导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青岛大学;2018年
10 高瑞瑞;miR-365靶向下调BAX抑制凋亡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
2854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85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