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消痤合剂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2:04
  目的:观察中药消痤合剂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Ⅲ和Ⅳ度痤疮(中医辨证证属痰瘀结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索一种经济安全、疗效可靠、适宜推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的新方法。方法:所选97例患者均来源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痤疮专科门诊(2006年3月~2007年12月),符合痤疮诊断标准,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级判断为Ⅲ和Ⅳ度的痤疮患者;并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属痰瘀结聚型,临床表现为皮损色红、暗红或色紫,以深在结节和囊肿为主,舌红或暗红,苔黄或腻,脉弦或滑。患者年龄在18~40岁之间,男女不限。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消痤合剂联合维胺酯胶囊(商品名:三蕊)治疗组(A组),维胺酯胶囊对照组(B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外用药局部治疗:0.025%维A酸乳膏(商品名:迪维霜),每晚一次。A、B组分别予以口服维胺酯胶囊,起始量50mg,Tid,服药6周后依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减量,A组增加中药消痤合剂,口服,每日30ml,Bid,早晚饭后服用。两组的总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皮损的变化,并计算数目下降值、皮损评分疗效指数以及治疗中不...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随机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法
    4 随访及疗效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2 病例纳入标准
    3 病例排除标准
    4 病例剔除标准
    5 退出标准
    6 疗效标准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两组疗效的比较
    3 两组皮损下降值的比较
    4 治疗12周后两组继发皮损比较
    5 治疗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6 安全性指标的情况
    7 复发率及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1.1 发病机理
        1.2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2.1 中医病机
        2.2 中医辨证论治
        2.3 护理与预防
        2.4 现代实验研究
    3 结节囊肿型痤疮发病的关键环节
    4 维甲酸治疗痤疮的药理机制
    5 消痤合剂治疗痤疮的组方原则
    6 结果分析
    7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药辨证治疗寻常型痤疮180例[J]. 陈维梅,刘颖,于健金.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6(09)
[2]火针治疗痤疮1148例[J]. 陈纯涛,黄蜀,郑蓉,吴祖兰,张颜,邓懿.  中医外治杂志. 2006(01)
[3]中医外治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观察[J]. 梁宇辉,陈国勤,何素萍.  现代护理. 2006(04)
[4]寻常痤疮的辨治体会[J]. 韩桂香.  光明中医. 2005(06)
[5]陈勇中西医结合诊治痤疮经验[J]. 眭岩.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05)
[6]贝甲汤(散)治疗痤疮88例[J]. 刘臣,韩盾.  天津中医药. 2004(06)
[7]痤疮汤治疗痤疮74例[J]. 马晓勇,丁玉梅.  河北中医. 2004(09)
[8]穴位注射治疗痤疮156例[J]. 刘珊梅,王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04(09)
[9]“清解消痤汤”加减治疗青春期痤疮疗效分析[J]. 薛清梓.  东南国防医药. 2004(03)
[10]异维A酸联合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囊肿性痤疮60例[J]. 周绵歆,邓列华,李克俭,王婕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06)



本文编号:2905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905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