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皮肤毛细血管瘤中bFGF的表达及肥大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20:40
  目的:本研究采用特殊的肥大细胞(mastcell,MC)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54例血管瘤及27例血管畸形中bFGF和肥大细胞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探讨bFGF和肥大细胞与皮肤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之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标本,术前未经任何治疗,年龄2周~48岁,切片后HE染色辨别毛细血管瘤及分期,对增生期、消退期血管瘤进行两种特殊的肥大细胞染色及bFGF免疫组化染色,采用细胞计数及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染色后分析。结果:bFGF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呈浅网状;bFGF在血管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血管畸形组织中低表达(P<0.01)。在血管瘤增殖期、消退期之间, bFGF的表达存在着差异(P<0.05)。增生期血管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平均光密度均较消退期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bFGF和肥大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与皮肤毛细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正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三、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尿液中bFGF的检测及意义[J]. 王康敏,王原,强雷,张宪生,李鹏,王香玲,王小莉,李恭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11)
[2]血管瘤组织中bFGF、PCNA的表达[J]. 张端莲,陕声国,刘昱,杨勇,杨虹,周乾毅.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02)
[3]婴幼儿血管瘤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J]. 冯崇锦,黄奕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1(05)
[4]葡萄酒色斑增生机制的研究[J]. 林晓曦,祁佐良,董佳生,胡琼华,顾斌,戴传昌,王炜.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0(03)
[5]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变组织中肥大细胞特点的观察[J]. 盛迎伦,郑庆璇,赵晖,赵福运.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4(05)
[6]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J]. 赵福运,曾祥辉,孙开华,吴菲,孔庆芬.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4(02)



本文编号:3312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312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