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8-12 19:42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柴归汤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清IL-8、生活质量(DLQI)的影响。方法:将8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柴归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评定疗效,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血清IL-8水平、DLQI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0例病例,其中有3例病例脱落,最终完成治疗77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38例。77例病例中,男性32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为(23.48±3.27)岁;平均病程为(16.61±6.57)个月,痤疮分级Ⅰ级占11.7%、Ⅱ级占54.5%、Ⅲ级占33.8%;DLQI等级分类轻度3.9%、中度40.2%、重度46.8%、极重度9.1%。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年龄、病程、性别、职业、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基线无明显差异(P>0.05)。(1)治疗前,治疗组的GAGS平均分值为(19.23±1.98)分,对照组的GAGS平均分值为(18.68±2.13)分。治疗后,两组的GAG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GA...
【文章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病例完成情况
11综合以上数据结果可知,经治疗后,GAGS评分、血清IL-8、DLQI等指标均较前有所下降,而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见图2。图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3.4.5疗效比较运用秩和检验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53%,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4、图3。表14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3910715782.05对照组38310101560.53注:Z=-1.974;P=0.048。
12图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3.5安全性评价有5例患者首次使用红蓝光照射时,出现皮肤灼热感、干燥、脱屑等反应,予保湿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4.研究基础4.1概述痤疮属于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轻者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重者可出现结节、囊肿、窦道,后期遗留瘢痕,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在全国八大地区(包括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台湾地区)进行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痤疮总患病率为40.25%,男生患病率为40.04%,女生患病率为40.25%,女性患病率较高(P<0.05),但20岁以上的男女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无显著差异(P>0.05)。痤疮严重程度轻度占68.45%,中度占22.57%,重度占8.98%。统计不同地区数据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见地区也是影响痤疮患病的因素之一[10]。魏彬[11]等调查辽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86例疗效观察[J]. 钟超,胡燕燕. 新中医. 2020(02)
[2]川芎治疗头痛探析[J]. 刘强. 光明中医. 2020(01)
[3]黄芩在痤疮中的应用概述[J]. 刘昌云,李书雅,燕陶然,王建青. 中国民间疗法. 2020(01)
[4]益肾祛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陈京京,陈莹莹,裴丽,李响,张多加. 中医药信息. 2020(01)
[5]《伤寒杂病论》柴胡药对规律研究[J]. 张贵君,郭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6]基于肝脏代谢组学的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J]. 陈聪聪,阴奇材,田俊生,高晓霞,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药学学报. 2020(05)
[7]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黄芩在抗抑郁方面的作用机制[J]. 凌志峰,黄斌,鲜慈英,谌勤,赵倩,杨梦,詹杰,罗洪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04)
[8]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 张甜甜,刘涛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9]泽泻现代药理学研究[J]. 李佳欣,陈思琦,吴鑫宇,王博,葛鹏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10]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J]. 常泽,韩振蕴,曹云松,刚丽丽,田丹枫,高强,张丹丹,林景峰,王育纯,刘甘露. 中医杂志. 2020(08)
博士论文
[1]泽泻、白芍萜类成分和新型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抗炎活性及分子机制研究[D]. 毕晓旭.东北大学 2017
[2]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杨彦洁.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3]滋阴清肝消痤方配合耳针治疗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李敏.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历代含柴胡与黄芩方剂组方配伍及方证特点研究[D]. 周丽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2]清肺愈痤汤治疗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观察[D]. 马莹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
[3]薄氏腹针结合面部针刺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方瑾.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4]达郁调冲汤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临床观察[D]. 李璇.河北中医学院 2019
[5]200例不同年龄痤疮患者皮损特征分析[D]. 王敏.新疆医科大学 2019
[6]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评估[D]. 夏甜.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
[7]愈痤颗粒治疗痤疮(冲任失调证)的临床观察[D]. 马鑫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
[8]脐针治疗湿热质痤疮的临床研究[D]. 章苡丹.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9]芎术祛痤方联合红蓝光治疗肝郁脾虚型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观察[D]. 于艳夷.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10]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寻常痤疮肝郁脾虚型的疗效观察[D]. 李响.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38950
【文章来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病例完成情况
11综合以上数据结果可知,经治疗后,GAGS评分、血清IL-8、DLQI等指标均较前有所下降,而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见图2。图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3.4.5疗效比较运用秩和检验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53%,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4、图3。表14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3910715782.05对照组38310101560.53注:Z=-1.974;P=0.048。
12图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3.5安全性评价有5例患者首次使用红蓝光照射时,出现皮肤灼热感、干燥、脱屑等反应,予保湿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4.研究基础4.1概述痤疮属于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轻者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重者可出现结节、囊肿、窦道,后期遗留瘢痕,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在全国八大地区(包括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台湾地区)进行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痤疮总患病率为40.25%,男生患病率为40.04%,女生患病率为40.25%,女性患病率较高(P<0.05),但20岁以上的男女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无显著差异(P>0.05)。痤疮严重程度轻度占68.45%,中度占22.57%,重度占8.98%。统计不同地区数据结果显示华南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见地区也是影响痤疮患病的因素之一[10]。魏彬[11]等调查辽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86例疗效观察[J]. 钟超,胡燕燕. 新中医. 2020(02)
[2]川芎治疗头痛探析[J]. 刘强. 光明中医. 2020(01)
[3]黄芩在痤疮中的应用概述[J]. 刘昌云,李书雅,燕陶然,王建青. 中国民间疗法. 2020(01)
[4]益肾祛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陈京京,陈莹莹,裴丽,李响,张多加. 中医药信息. 2020(01)
[5]《伤寒杂病论》柴胡药对规律研究[J]. 张贵君,郭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6]基于肝脏代谢组学的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J]. 陈聪聪,阴奇材,田俊生,高晓霞,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药学学报. 2020(05)
[7]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黄芩在抗抑郁方面的作用机制[J]. 凌志峰,黄斌,鲜慈英,谌勤,赵倩,杨梦,詹杰,罗洪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04)
[8]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 张甜甜,刘涛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9]泽泻现代药理学研究[J]. 李佳欣,陈思琦,吴鑫宇,王博,葛鹏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10]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J]. 常泽,韩振蕴,曹云松,刚丽丽,田丹枫,高强,张丹丹,林景峰,王育纯,刘甘露. 中医杂志. 2020(08)
博士论文
[1]泽泻、白芍萜类成分和新型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抗炎活性及分子机制研究[D]. 毕晓旭.东北大学 2017
[2]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杨彦洁.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3]滋阴清肝消痤方配合耳针治疗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李敏.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历代含柴胡与黄芩方剂组方配伍及方证特点研究[D]. 周丽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2]清肺愈痤汤治疗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观察[D]. 马莹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
[3]薄氏腹针结合面部针刺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方瑾.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4]达郁调冲汤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临床观察[D]. 李璇.河北中医学院 2019
[5]200例不同年龄痤疮患者皮损特征分析[D]. 王敏.新疆医科大学 2019
[6]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评估[D]. 夏甜.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
[7]愈痤颗粒治疗痤疮(冲任失调证)的临床观察[D]. 马鑫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
[8]脐针治疗湿热质痤疮的临床研究[D]. 章苡丹.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9]芎术祛痤方联合红蓝光治疗肝郁脾虚型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观察[D]. 于艳夷.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10]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寻常痤疮肝郁脾虚型的疗效观察[D]. 李响.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38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338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