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健脾除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17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07 18:12

  本文关键词:健脾除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17水平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观察运用健脾除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比较除湿胃苓汤和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的差异,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势。2.探讨白细胞介素-17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5mg/d)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除湿胃苓汤(1剂/天)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期间研究对象每周回访一次,每次记录症候积分表及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评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变化的差异。治疗结束4周后电话回访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数9人,好转数16人,复发数3人,治愈率为30.00%,有效率为83.33%,复发率为33.33%;对照组治愈数6人,好转数11人,复发数4人,治愈率为20.00%,有效率为56.67%,复发率为66.67%。两组治愈率比较,χ2=0.80,P=-0.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比较,x2=5.08,P=0.0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对比,P=3.1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间在风团数目、瘙痒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指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风团最大直径比较差异不明显(P=0.74 P0.05)。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平均值分别为(22.4±4.90)pg/ml、(14.8±2.90)pg/m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平均值分别为(21.8±4.60)pg/ml、(19.13±3.71)pg/m1,治疗前两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t=0.54P=0.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值均下降,且治疗组IL-17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t=4.36 P0.0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和治疗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中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胃痛症状;1例有嗜睡、头昏症状,对照组中2例有嗜睡、头昏症状。结论:1.除湿胃苓汤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对比单独应用地氯雷他定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2.西药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治疗CU疗效可,毒副作用小。3.IL-17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降低血清IL-17水平可能是除湿胃苓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除湿胃苓汤 白细胞介素-17 地氯雷他定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8.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20
  • 1.1 祖国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现状12-15
  • 1.1.1 病名12
  • 1.1.2 病因病机12-13
  • 1.1.3 辩证分型13
  • 1.1.4 中医治疗方法13-15
  • 1.2 西医对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现状15-20
  • 1.2.1 病因15-16
  • 1.2.2 发病机制16-18
  • 1.2.3 临床表现及分型18
  • 1.2.4 组织病理学18
  • 1.2.5 西医治疗18-20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0-29
  • 2.1 研究对象20-21
  • 2.1.1 病例来源20
  • 2.1.2 西医诊断标准20
  • 2.1.3 中医诊断标准20
  • 2.1.4 纳入标准20
  • 2.1.5 排除标准20-21
  • 2.1.6 中止及退出标准21
  • 2.2 研究方法21-23
  • 2.2.1 分组方法21
  • 2.2.2 治疗方法21
  • 2.2.3 观察项目21-22
  • 2.2.4 IL-17检测方法22-23
  • 2.3 统计学处理23
  • 2.4 研究结果23-25
  • 2.4.1 一般资料23-24
  • 2.4.2 两组疗效比较24
  • 2.4.3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的比较24-25
  • 2.4.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的比较25
  • 2.4.5 安全性评价25
  • 2.4.6 脱落病例25
  • 2.5 讨论与分析25-28
  • 2.5.1 除湿胃苓汤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25
  • 2.5.2 地氯雷他定的现代药理学研究25-26
  • 2.5.3 IL-17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发病机制26
  • 2.5.4 研究结果分析26-27
  • 2.5.5 安全性分析27
  • 2.5.6 其他资料分析27
  • 2.5.7 研究方案的不足与展望27-28
  • 2.6 结论28-29
  • 结语29-31
  • 参考文献31-34
  • 附录34-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恩道;;赵炳南学术经验浅谈[J];北京中医药;2009年06期

2 刘荣卿,孙仁山;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抗高亲和力IgE抗体及其受体[J];重庆医学;2001年01期

3 邓翠荣,张鹏,陈红路,宋飞;加用玉屏风散对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4年01期

4 郑文振;蒲荣;陈忠城;石锦明;;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3年21期

5 张敏,李春阳;Thl-Th2失衡与慢性荨麻疹[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5期

6 王刚,李志武,古新扬;地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年03期

7 李润祥;梁碧华;杨婧;熊斯颖;马少吟;梁艳华;朱慧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检测及意义[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年01期

8 郑云广;;当归饮子治疗老年性荨麻疹60例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4年31期

9 张振金;除湿胃苓汤治疗荨麻疹30例[J];新中医;2001年03期

10 王英杰;柴维汉;王海瑞;武宗琴;;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J];陕西中医;2010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健脾除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17水平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50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