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06 00:30
目的研究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信封法将其等分成综合组及丹参酮组。丹参酮组实施丹参酮治疗,综合组予以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丹参酮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丹参酮组(P均<0.05)。治疗后综合组及丹参酮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丹参酮组(P均<0.05)。综合组及丹参酮组在局部脱皮、局部发红以及面部红斑烧灼感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显著,且有利于改善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3.2 标本采集:
1.4 评价指标
1.4.1 疗效判定标准[6]:
1.4.2 炎性因子水平:
1.4.3 免疫功能评估:
1.4.4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较
2.4 2组不良反应评价
3 讨论
本文编号:40235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3.2 标本采集:
1.4 评价指标
1.4.1 疗效判定标准[6]:
1.4.2 炎性因子水平:
1.4.3 免疫功能评估:
1.4.4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较
2.4 2组不良反应评价
3 讨论
本文编号:4023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40235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