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银屑病瘙痒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1:16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瘙痒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 瘙痒是一种具有搔抓欲望不愉快的皮肤感觉,为银屑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瘙痒对银屑病患者并不造成生命危险,其影响常常被低估。但是瘙痒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而反复的搔抓必将导致更多炎性介质的释放,产生更为强烈的瘙痒,从而形成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银屑病瘙痒临床治疗困难,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组胺可以引起皮肤瘙痒,但是抗组胺药物治疗银屑病瘙痒的效果并不明显,组胺在银屑病瘙痒的机制中似乎不起作用。银屑病瘙痒的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 本研究着重对银屑病患者的瘙痒特征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瘙痒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方法初步研究组胺受体(H1R和H2R)、白三烯B4受体(BLT1和BLT2)及IL-2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瘙痒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银屑病瘙痒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与结果 1.银屑病患者瘙痒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采用国际已有的相关量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银屑病患者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银屑病瘙痒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瘙痒与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的关系,评价瘙痒对银屑病患者心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31例银屑病患者中有89.31%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其中87.18%的患者因瘙痒影响心情,62.39%因瘙痒影响睡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瘙痒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与银屑病严重程度和皮损红斑、浸润、脱屑呈正相关(P0.05),银屑病瘙痒对患者心情、睡眠、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瘙痒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亦呈正相关(P0.05)。 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瘙痒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组胺受体(H1R和H2R),白三烯B4受体(BLT1和BLT2)及IL-2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皮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银屑病瘙痒发生机制的关系。结果发现H1R,H2R,BLT1,BLT2和IL-2在寻常型银屑病瘙痒患者皮损、非皮损及正常对照的皮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银屑病患者皮损处H1R,H2R,BLT1,BLT2,IL-2的表达强度与非皮损处和正常对照皮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非皮损处和正常对照皮肤之间的表达强度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1R,H2R,BLT1,BLT2和IL-2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的表达强度与瘙痒程度、频率、持续时间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但BLT1和BLT2两种受体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1.瘙痒与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相关,对患者心情、睡眠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H1R,H2R,BLT1,BLT2和IL-2在寻常型银屑病瘙痒患者的皮损中表达上调,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瘙痒的发生过程,但由于样本量和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未发现表达强度与瘙痒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它们在银屑病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银屑病 瘙痒 白介素-2 组胺受体 白三烯B4受体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前言11-15
  • 第一部分银屑病患者瘙痒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研究15-23
  • 1 材料与方法15-18
  • 2 结果18-21
  • 3 讨论21-22
  • 4 结论22-23
  • 第二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瘙痒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23-38
  • 1 材料与方法23-27
  • 2 结果27-33
  • 3 讨论33-38
  • 4 结论38
  • 5 参考文献38-44
  • 附录44-45
  • 致谢45-46
  • 综述46-55
  • 参考文献51-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仲敏;潘振宇;;皮肤神经及其检测技术[J];解剖学研究;2008年06期

2 庞晓文;真皮血管系统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一种神经免疫调节机理[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02期

3 吴秋菊 ,马鹏程 ,陈志强;瘙痒介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1期

4 廖万清;朱宇;;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5 黄建国,向吉夫,印道春,慈日东;5-羟色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年02期

6 樊卓;樊翌明;;P物质的外周致痒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4期

7 樊翌明;臧海涛;殷光甫;林传友;胡道松;茹立强;;吗啡对5-羟色胺和甲醛诱发大鼠搔抓行为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年02期

8 翟志敏;;IL-2对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瘙痒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489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