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对人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8:08
本文关键词:氨甲环酸对人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氨甲环酸作用于黑素细胞的分子机制,观察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氨甲环酸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理。方法:取正常人包皮组织,于体外培养纯的黑素细胞,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培养,设紫外线照射和非照射组,在黑素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并以空白做为对照,继续培养24-72小时后,用cck-8法观察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多巴氧化方法测定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用NaOH法测定黑素细胞黑素的含量,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结果:氨甲环酸对紫外线照射和非照射组的黑素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500mg/ml和1000mg/ml浓度的氨甲环酸对紫外线照射和非照射的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而1000mg/ml浓度的氨甲环酸对黑素含量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的浓度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增殖无相关性(P0.05)、而与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的抑制效应有相关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500mg/ml和1000mg/ml浓度的氨甲环酸使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酪氨酸酶的mRNA的表达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0mg/ml浓度氨甲环酸使MITF的mRNA的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的浓度与作用之间有相关(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于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具有直接作用,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且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但对黑素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在基因水平可以降低黑素细胞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及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并与其药物浓度有剂量相关:氨甲环酸通过下调MITF的表达,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从而减少黑素合成量,减淡色斑。
【关键词】:氨甲环酸 黑素细胞 酪氨酸酶 mRNA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1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9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7
- 第一部分 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代谢的影响17-44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1
- 1.1 研究对象18-19
- 1.1.1 主要材料与试剂18-19
- 1.1.2 主要仪器和器皿19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9-20
- 1.2.1 研究内容19
- 1.2.2 研究方法19-20
- 1.4 统计学方法20-21
- 2 结果21-26
- 3 讨论26-42
- 4 小结42-44
- 第二部分 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和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的影响44-64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45-48
- 1.1 研究对象45-46
- 1.1.1 主要材料与试剂45
- 1.1.2 主要仪器和器皿45-46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46-48
- 1.2.1 研究内容46
- 1.2.2 研究方法46-48
- 1.3 统计方法48
- 2 结果48-49
- 3 讨论49-62
- 4 小结62-64
- 结论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79
- 综述79-89
- 参考文献84-8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89-90
- 个人简历90-91
- 导师评阅表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国强;外用脱色剂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2期
2 梁萍;李秋佶;郝小丹;刘丽;罗娟;;氨甲环酸不良反应76例分析[J];西南军医;2006年03期
3 易运连,饶汉珍,汤爱国;黄褐斑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维生素 C、E含量的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4 张怀亮,许昌春,谭正辉,俞玉芳,李梅,孙叶梅,陈正琴;氨甲环酸制剂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试验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7期
5 万苗坚,赵广,蔡瑞康,张其亮,文海泉;黄褐斑患者皮损区微生态改变的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年02期
6 林新瑜,周光平,李利;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年05期
7 廖烈兰;;止血环酸联合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4期
8 邸星星;韦文朗;杨敬娟;韦炫羽;张晶晶;;E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12期
9 朱鸿津,杨希惠;止血环酸治疗黄褐斑的初步临床观察[J];药学进展;2001年03期
10 聂祝湘,刘荣卿,叶庆佾;止血芳酸治疗天疱疮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2年04期
,本文编号:525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5253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