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球菌脑膜炎病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5 09:34

  本文关键词: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球菌脑膜炎病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对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这一罕见病例分析报道,为今后此种病例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对病例脑脊液的革兰氏染色镜检、乳胶凝集及API生化鉴定,确定该病例感染的病原体。结果脑脊液细菌培养,24 h后肉眼可见培养基上有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直径0.5~1.0 mm的光滑型菌落;生化检测确定为青霉素酶阴性的淋病奈瑟菌,确诊为淋球菌脑膜炎。结论淋病奈瑟菌不仅通过性接触直接感染,只要环境条件达到病原菌生长的要求,也可以通过非性接触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更具伤害性和隐蔽性。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 鉴别诊断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11B46)
【分类号】:R742.9
【正文快照】: 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属奈瑟菌属、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与脑膜炎奈瑟菌在遗传性上十分接近,脑膜炎奈瑟菌多存在于呼吸道引起脑膜炎,而淋球菌感染部位多为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黏膜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2014年3月25日,有一女患儿、7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江,刘正文,戴雪峰;130株淋病奈瑟菌药敏结果[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刘金波,林国英,董友志;淋病奈瑟菌的3种检测方法[J];中华男科学;2001年06期

3 魏荣旋 ,王和;cppB基因PCR检测淋病奈瑟菌稳定L型的评价[J];贵州医药;2003年01期

4 郭德芝;;淋病奈瑟菌461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5年06期

5 乔伟振;李琴;姚亮;谢平;;咽部感染淋病奈瑟菌22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15期

6 钱忠富,陈小秀;从腹腔脓液中分离出一株淋病奈瑟菌[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年04期

7 李庆端;改良前列腺液涂片检查淋病奈瑟菌[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年05期

8 文军;119例淋病奈瑟菌药敏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吕火祥,沈蓓琼,许立,刘建栋;微量生化反应快速鉴定淋病奈瑟菌[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刘靖,付绍玲;淋病奈瑟菌对9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群英;;118株淋病奈瑟菌的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糜祖煌;黄瑞萍;郑亚芬;;淋病奈瑟菌5种抗生素耐药遗传学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王劲松;季明春;李国才;潘兴元;朱立天;;人CD46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验证[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4 李国明;陈群;陈军剑;樊翌明;;淋病奈瑟菌耐药基因型与多重耐药关系的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王劲松;蒋桂花;潘兴元;朱立天;李国才;季明春;;人CD46 cDNA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6 许少涵;兰小鹏;;体外SELEX法筛选淋病奈瑟菌适体[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劲松;季明春;李国才;潘兴元;朱立天;;hCD46基因启动子指导hCEACAM1 cDNA在CHO细胞的表达[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王劲松;季明春;李国才;潘兴元;朱立天;;自身启动子指导人CD46 cDNA在CHO细胞的表达[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小华;我国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趋势及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其部分耐药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赛;淋病奈瑟菌耐药流行病学监测和依赖ID0-1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陈强;淋病奈瑟菌opa基因分型研究及其流行病学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冒艳丽;淋病奈瑟菌CRISPR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克隆[D];扬州大学;2015年

2 高洁;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反向候选疫苗的初步实验筛选[D];大理大学;2016年

3 杨慧;沙门菌菌影负载的淋病奈瑟菌PorB基因疫苗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4 赵立红;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病奈瑟菌[D];青岛大学;2002年

5 朱立天;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和孔蛋白B免疫保护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侯临平;临汾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耐药基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贺超;淋病奈瑟菌主要外膜蛋白PⅠ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免疫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小红;淋病奈瑟菌粘附因子受体hCEACAM1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扬州大学;2009年

9 路荣忠;淄博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及parC基因突变的检测[D];青岛大学;2005年

10 岑建萍;淋病奈瑟菌PI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粘附抑制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93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93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