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脑缺血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与靶向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23:10

  本文关键词:脑缺血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与靶向治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胶质细胞 脑缺血 炎症反应 表型


【摘要】:炎症反应在脑缺血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脑缺血发生后MG可被迅速活化为M1、M2不同表型,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后期的组织修复等过程。MG的过度活化可导致一系列细胞毒性因子的累积,对参与MG激活过程中的受体、信号通路及分泌物等的调节都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策略。临床前研究表明几类药物具有上述作用,本文主要从脑缺血损伤后MG的活化表型、作用及临床前研究中对靶向抑制MG激活的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 脑缺血 炎症反应 表型
【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No.JCYJ20140415162543033)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脑卒中是人类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仍是唯一为FDA批准可用于急诊溶栓的药物,但由于其有限的治疗时间窗及严重的并发症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1]。因此,进一步探索新的脑缺血治疗药物迫在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瑞平,贾坤英;年轻人脑缺血的远期预后[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2期

2 欧册华;镁与脑缺血[J];医学综述;2001年07期

3 戴启麟;家族性脑缺血一家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年02期

4 谢敬霞;韩鸿宾;;脑缺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1年10期

5 华满堂,王坤,吴庆军;医源性脑缺血59例[J];人民军医;2002年12期

6 秦燕,陈健;从脑缺血的治疗进展看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2期

7 陈晋文,张改华,谢仁厚,李华军,杜文津,刘玮;短暂性全面遗忘症3例[J];人民军医;2004年12期

8 陈宇丹,陈天风;白介素16与脑缺血[J];北京医学;2005年05期

9 顾萍,施建生,顾晓苏,高志伟,沈丽华,李爱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脑缺血[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10 马莉;;短暂脑缺血性发作6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敬霞;李建生;;老年脑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陈虎;蔡定芳;;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姚小皓;李学军;;脑缺血相关蛋白质的鉴定和功能研究[A];2002全国青年药理学英文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晓艳;张红星;;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脑缺血中的应用与前景[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小皓;铁璐;李学军;;260kD脑缺血和胰岛相关蛋白质的鉴定和功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6 蒋祁桂;曾祥发;;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杰文;索爱琴;卢芬;李玮;朱良付;;光化学大鼠脑缺血定量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包新杰;;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姚小皓;李学军;;脑缺血相关蛋白质的鉴定和功能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神经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药理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王茜;李树清;;后适应对树,

本文编号:1100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00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