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照研究
本文关键词: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B超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普瑞巴林 脑卒中 神经病理性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2016-03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64例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抑郁及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抑郁及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共济失调、嗜睡及头晕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单位】: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
【关键词】: B超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普瑞巴林 脑卒中 神经病理性疼痛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脑卒中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发病于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类型,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多种精神症状,对患者社交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医学中主要指累及躯体感觉系统神经损伤或病变引发的疼痛类型[1]。脑卒中后神经病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阳;;加深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J];疼痛;2004年Z1期
2 张殟,李兴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及治疗研究现状[J];甘肃科技;2005年04期
3 毛鹏;薛富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6年02期
4 闫洪彦;王波;王艳姝;田亚萍;虞雪融;黄宇光;;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表达变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李琦;曾炳芳;王金武;;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6 贺奇志;郝吉生;周黎明;邹定全;蔡璐;;地震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J];人民军医;2009年04期
7 郑卫红;杨红卫;;化疗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0年09期
8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专栏[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22期
9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专栏[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23期
10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专栏[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彬;杨晓秋;刘小男;;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与疼痛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刘敬响;周成华;武玉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一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暨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徐建国;;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靶点和药物[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周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宁夏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首届疼痛诊疗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6 姚永兴;;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姚永兴;;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新靶点研究进展[A];第三届浙江省疼痛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宋学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和治疗新靶点[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9 于生元;;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10 赵艳秀;陈琳;黄红云;;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制备[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吴卫红;神经病理性疼痛:困扰医患双方的临床难题[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神经病理性疼痛尚缺有效治疗手段[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王丹;新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共识发布[N];健康报;2013年
4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齐芳;“帮病人缓解疼痛”[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欣茹;200家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心将建[N];健康报;2012年
6 吴志;顽固性疼痛治疗新理念[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培容;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过程中嘌呤受体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思永玉;免疫抑制剂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防治作用的有效性探讨[D];四川大学;2006年
3 孙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调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徐红萌;乳铁蛋白和附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波;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大麻素Ⅱ型受体介导的抗伤害作用及受体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王英伟;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钠通道β亚基的可塑性和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金小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多样性的鉴定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钟敏;已酮可可碱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秋石;脊髓水平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刘国凯;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过程中脊髓背角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冬梅;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调查[D];四川大学;2007年
2 魏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3 钟伟;抗疟药甲氟喹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舒蕾;脊髓背角HCN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5 李春叶;二甲双胍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张晓;大鼠脊髓背角TRPV4在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7 岳子皓;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钠离子通道Nav1.7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D];郑州大学;2016年
8 丘s,
本文编号:1102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0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