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初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4:19

  本文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初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颅内动脉狭窄 脑梗死


【摘要】: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初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探讨预防颅内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初发脑梗死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按照颅脑MRA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61例和颅内动脉非狭窄组47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发病时间、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入院时血糖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方面,以及对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与颅内动脉非狭窄组在患者年龄、性别比、发病时间、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入院时血糖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狭窄组61例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36例占59.02%,平均水平为(37.64±12.05)μmol/L;颅内动脉非狭窄组47例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3例占27.66%,平均水平为(18.63±4.18)μmol/L,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明显大于颅内动脉非狭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初发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长期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预防和减缓颅内动脉狭窄,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单位】: 河北省磁县人民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颅内动脉狭窄 脑梗死
【分类号】:R743.33
【正文快照】: 流行性病学调查,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公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势在必行的一项健民工程。学界多家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1],其重要性可与传统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嗜酒等)相提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云南;刘春风;;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5期

2 马荣耀,石军锋,王天才,杨玉坤,朱新臣,王相阁,秦鸥,张红芳;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7例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23期

3 缪中荣;支架置入适合所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4期

4 是明启;王玉洲;常海;;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5 杜利勇;华扬;;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年04期

6 樊新颖;徐格林;刘新峰;;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9期

7 陈康宁;;颅内动脉狭窄及治疗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03期

8 李英毅;杜远生;胡鹏飞;李晓强;王云涛;张志宏;;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1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7年05期

9 茅翼亭;韩翔;方X;丁宏岩;陈淑芬;董强;;颅内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形态关系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6期

10 缪中荣;;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研究热点透视[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林震旦;陆川;陈茂华;巴华君;林建虎;陈献东;蔡建勇;何学雄;;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俞欢;李勇;;老年人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亚杰;刘振华;高筱雅;谢惠芳;魏继鹏;吴多斌;;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初步经验[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新峰;樊新颖;张仁良;殷勤;徐格林;;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韩巨;;复杂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策略[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6 陈康宁;;颅内动脉狭窄及治疗进展[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胥海燕;徐丽君;严梅秀;娄秋英;;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黄胜平;白小欣;李铁林;李贵福;张迎光;蔡业峰;朱吉祥;朱文燕;;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9 黄胜平;白小欣;李铁林;李贵福;张迎光;蔡业峰;朱吉祥;朱文燕;;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魏爱宣;王雪梅;缪中荣;;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警惕颅内动脉狭窄 规避卒中复发风险[N];科技日报;2012年

2 郭海波;中心医院神经介入治疗取得新突破[N];朝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文苑;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2年

2 白小欣;影像学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石强;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朱双根;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模式的危险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聪敏;无症状性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筛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高枫;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的初步临床观察[D];暨南大学;2007年

3 毛向雷;颅内动脉狭窄与脑微出血的相关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胥海燕;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余科;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鲁杨;经颅多普勒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7 黄玲;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王伟;踝臂指数及卒中危险因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9 金正龙;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临床随访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瑞;和肽素和胱抑素C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116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16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