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CSF对替莫唑胺抗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GM-CSF对替莫唑胺抗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高级别胶质瘤细胞 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细胞周期 杀伤作用
【摘要】:研究背景高级别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占脑肿瘤的60-70%,目前的标准治疗为最大化手术切除肿瘤后行放化疗,替莫唑胺是目前被广泛接受治疗脑胶质瘤的化疗药物,主要通过DNA鸟嘌呤的O6和N2位点上的烷基化(甲基化)发挥细胞毒作用,肿瘤耐药现象仍是目前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难题之一。与此同时,与放化疗相关的血液系统毒副作用已引起重视,主要表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以及严重骨髓抑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造血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常被用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的白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减退,然而应用GM-CSF对脑胶质瘤患者化疗的影响如何仍不可知。研究目的拟应用GM-CSF对高级别胶质瘤细胞进行干预,从而研究TMZ对GM-CSF干预后的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性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材料与方法1.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资料收集2013年9至2015年8月收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41例,肿瘤组织均行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MGMT表达、MGMT启动子甲基化并进行胶质瘤细胞的培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选取和gm-csfr的检测根据病理结果、mgmt表达水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细胞培养结果,选6例高级别胶质瘤细胞进行实验,细胞融合度达90%时进行传代,传至第3-4代细胞稳定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m-csfr在细胞中的表达。3.时间-细胞存活率分析设置tmz组、tmz+gm-csf组和调零组(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gm-csf和tmz终浓度分别为50ng/ml和100μmol/l。培养24h、48h、72h、96h后分别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时间。4.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设置对照组、tmz组、gm-csf组、tmz+gm-csf组、调零组(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先加入gm-csf进行干预,12h后加入tmz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0ng/ml和100μmol/l,72h后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5.流式检测细胞周期设置对照组、gm-csf组,细胞传代6h后加入gm-csf使其终浓度为50ng/ml,48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6.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设置对照组、gm-csf组、tmz组、gm-csf联合tmz组,加入gm-csf12h后添加tmz,72h后收集细胞用凋亡试剂盒处理上机检测。结果1.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培养选取选取的6例细胞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4例;mgmt蛋白表达阴性3例,阳性表达1例,强阳性表达1例,弱阳性表达1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3例,非甲基化的3例。免疫荧光显示胶质瘤细胞均有gm-csfrα的表达。2.时间-细胞存活率tmz组、gm-csf+tmz组均在培养约72小时后显示出较低的细胞存活率,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最高。3.mtt法细胞存活率检测6例细胞gm-csf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mz组与gm-csf+tmz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3例细胞,gm-csf+tmz组的细胞存活率(67.67±1.16,68.13±1.06,68.42±1.73)比tmz组(90.00±1.73,82.33±1.53,82.67±2.11)显著降低(p=0.000,p=0.000,p=0.001),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的3例细胞GM-CSF+TMZ组与TMZ组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4.流式细胞周期结果分析6例细胞GM-CSF组(35.32±1.69,26.47±4.74,57.33±2.79,33.78±3.42,34.10±2.90,19.41±1.61)的G1期细胞比例(%)均比对照组(89.91±4.08,71.24±6.91,81.15±4.07,85.53±1.39,64.42±5.23,66.06±5.97)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期细胞比例(%)GM-CSF组(55.87±4.07,46.91±4.99,35.28±3.34,35.73±6.05,56.79±2.76,50.78±1.51)较对照组(2.19±2.26,22.08±2.07,19.13±3.25,14.51±1.38,28.97±3.51,26.51±4.64)显著增加(P0.05)。5.流式细胞凋亡结果分析GM-CSF组与对照组相比,6例细胞的GM-CSF组细胞凋亡率均降低;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3例细胞GM-CSF+TMZ组凋亡率(19.91±1.93,25.33±2.57,32.15±2.85)与单药TMZ组凋亡率(10.79±0.60,15.15±1.74,22.27±1.89)相比均显著增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7);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的3例细胞GM-CSF+TMZ组与单药TMZ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TMZ对GM-CSF干预后的高级别胶质瘤细胞抑制率随时间变化逐渐增高。2.GM-CSF可增强TMZ对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对MGMT基因启动子非甲基化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效果不明显。3.GM-CSF可诱导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由G1期快速进入S期,从而提高TMZ对高级别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性。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9.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绪珠;江涛;李少武;艾林;马军;戴建平;;高级别胶质瘤动态变化的影像学观察(附15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10期
2 吴雪斌;张伟国;谭勇;马长锁;;磁共振灌注及波谱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6期
3 肖仕印;毛庆;;高级别胶质瘤综合治疗后的假性进展[J];四川医学;2011年07期
4 庞晓琳;吴少雄;邓美玲;;脑高级别胶质瘤真性与假性进展的常规MRI征象差异[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年01期
5 杨吉安;陈谦学;;贝伐单抗在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年04期
6 林驰;许金明;;高级别胶质瘤规范化综合治疗后假性进展发生率及临床特征[J];云南医药;2013年01期
7 任怡青;王峥超;朱彦;;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术前判断低级别及高级别胶质瘤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8期
8 周文珍;卢光明;张志强;于龙华;;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磁共振波谱及灌注成像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年09期
9 刘兆玉;孙博;范国光;王晓明;郭启勇;;弥散张量成像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刘艳辉;王鹏;张杰;周保元;毛庆;;手术联合~(125)I粒子间质内放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明明;施炜;顾志恺;;转移抑制基因1在高级别胶质瘤表达下调与其预后不良相关[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牛胤;;高级别胶质瘤规范化综合治疗后晚期假性进展发生率及相关临床特征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晋宁;;颞叶内侧高级别胶质瘤[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孙博;刘兆玉;郭启勇;王晓明;范国光;;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毕唯静;李平;;高级别胶质瘤动脉灌注化疗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夏海成;;替莫唑胺治疗34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夏海成;;替莫唑胺治疗34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曹代荣;丁雅玲;邢振;刘颖;刘碧英;;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高级别胶质瘤和颅内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傅相平;李安民;张志文;g抗,
本文编号:1142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4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