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小板反应性预测AICVD事件复发的队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4:05

  本文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小板反应性预测AICVD事件复发的队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栓弹力图 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 CYP2C19基因多态性 复发缺血事件


【摘要】:目的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缺血事件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单中心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抗血小板治疗5天后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高血小板反应性,住院期间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由卡普兰-梅尔(Kaplan-Meier)方法根据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HPR合成患者累积生存曲线,LSD校正用于多重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高血小板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性缺血事件,多因素Cox回归确定复发性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有374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选。经血栓弹力图检测,63名患者(16.8%)存在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18名患者(4.8%)存在阿司匹林高血小板反应性,6名患者(1.6%)存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高血小板反应性。其中338名患者完成CYP2C19基因型检测,138名患者(41%)是非携带者,200名患者(59%)是携带至少一个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患者。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Hb)(Odd Ratio(OR)0.982,95%Confidence Index(CI)0.967 0.997,P=0.017)与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独立相关。血小板计数(PLT)(OR1.007,95%CI 1.001 1.014,P=0.031)与阿司匹林高血小板反应性独立相关因素。3Kaplan-Meier分析表明:携带者+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组与非携带者+正常血小板反应组或携带者+正常血小板反应组相比,有更高的复发缺血事件风险(p0.001)。携带者+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组与非携带者+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组相比,有较高的复发缺血事件风险趋势(P=0.06)。并且携带者+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组较非携带者+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组或携带者+正常血小板反应组或非携带者+正常血小板反应组有更高的复发缺血事件发生率(36.1%:18.2%:8.7%:9.8%)。4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Hazard ratio(HR)2.82,95%CI 1.20 6.65,P=0.018),卒中或TIA病史(HR 2.15,95%CI 1.21 3.83,P=0.009),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HR2.68,95%CI 1.47 4.88,P=0.001)是复发缺血事件独立相关因素。而携带至少一个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可能是复发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复发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是复发缺血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唐罗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1期

2 秦永章;荣海钦;季虹;胡敬;张勇;郭振奎;;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联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7期

3 朱瑾英;张慧娟;姜晓艳;周晖;华文芳;刘志杰;郝菲;俞秋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22期

4 周真宝;徐国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08期

5 王苏梅,刘学军,吴爱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1期

6 潘尚霞;杨淋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人群基因多态性及相关疾病[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7 谢俊刚;徐永健;张宁;张珍祥;倪望;陈仕新;;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基因多态性与蛋白质活性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12期

8 张圆;韩丽莎;秦文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马芙蓉;倪安民;任建功;田林红;崔裕祥;罗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07年06期

10 梅庆步;陈萍;郑立红;;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波;滕路;张贵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中玉;张卫;;基因多态性与疼痛[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潘学谊;迟作华;郭煜;关则兵;张明星;桀骜;蔡小燕;曾文兵;;蛋白质Z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张子波;王伟杰;杨康鹃;金元哲;;PGC-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谢俊刚;徐永健;张宁;张珍祥;倪望;陈仕新;;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基因多态性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邢齐树;董昌武;;心系疾病的中医辨证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萍;任家庭;冯凯;彭文鸿;贾海英;刘魁;路浩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胡颖;;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A];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高倩;李智伟;;辽宁地区HCV感染者IL-28B基因多态性及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潘尚霞;杨杏芬;林忠宁;魏青;杨颖;黄俊明;凌文华;;广东省客家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临床药理基地 叶海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徐峰;合理用药 新的指南针[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杨扬 王育琴;基因多态性研究助力抗癫痫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 宋哲民 夏景珉;结合临床开展基因多态性研究实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个体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4 记者 冯立中 通讯员 朱沛炎;基因多态性或增糖尿病发病风险[N];健康报;2011年

5 通讯员 段文利;我国学者发现全身感染的高危基因[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臻;NAMP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会;APO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周毅江;三种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王武明;miR-146a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5 刘欣跃;基因多态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邹晓;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7 蔺晓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指标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郭妍妍;1、蒙,汉族TIM1基因多态性和IL13表达与PNS的相关性研究 2、蒙,,汉族TIM3基因多态性和IFN-γ表达与PNS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9 张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东;煤矿工人轮班制与RAAS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对EH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弓欣;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吴龙梅;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亚勤;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龚娟;定量评估AXIN2基因多态性rs2240308与肿瘤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meta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李健;氯吡格雷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性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6 孙文珊;氯吡格雷抵抗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卒中再发的关联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查小云;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余文珠;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9 王盛芳;维吾尔族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晓梅;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易感性及组织损伤联系的meta分析[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3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253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