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卒中 出院处方 危险因素 依从性 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目的:出院带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脑梗死的患者病历资料,登记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程度、TOAST分型、出院诊断、出院科室、出院带药(主要是抗血小板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及降糖药)及电话;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现在服用的药物,脑梗死的复发情况,并应用mRs评分评估患者出院时的情况;分析患者坚持服药以及未坚持服药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出院处方对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最终纳入813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坚持用药组和未坚持用药组,坚持用药组共459例(56.5%),未坚持用药组共354例(43.5%);(2)坚持用药可能与合并高血压、复发次数、以及mRS≥3分有关(P0.05);(3)坚持用药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共165例(36.9%),小动脉闭塞型共294例(64.1%),未坚持用药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共84例(23.7%),小动脉闭塞型共270例(76.3%),两组在卒中类型上存在差异性(P0.05),出院处方分为3种,分别为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组:80例,依从处方的共42例(52.5%),抗血小板和他汀组:651例,依从处方的共387(59.4%),未带抗血小板药物和(或)他汀药物组:82例;重新服用药物的共47例(57.3%),有超过一半的患者重新服用了抗血小板和(或)他汀类药物;(5)在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前提下,对于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卒中患者,不服用相应合并症药物的患者复发的较多;(6)非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高于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P0.05,OR=0.291,95%CI,0.167-0.507);(7)未坚持用药组卒中复发风险较坚持用药组大(P0.05)。结论:1、用药依从性和出院处方、合并高血压、卒中类型、复发次数以及mRS评分有关,并影响患者预后;2、出院处方的规范性可影响患者预后;3、使用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同时,也要注重合并症的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系列问答66——如何改善患者的依从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年01期
2 丁小青,周琛华,黄红艳;老年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11期
3 王亚玲;薛君玲;;关爱老年住院患者 提高治疗依从性[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1期
4 吴丽红;陈琼;刘德英;;健康教育对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1期
5 朱永玲;;非知识型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6 罗媛玲;杨艳萍;甘萍;胡梅;;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天津护理;2006年06期
7 苗天爱;王功朝;王春芹;;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8 潘丽;郭燕妮;张静霞;;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7期
9 闫改菊;;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7期
10 张巧焕;史婵;于丰;;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陈宇洁;;四川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祝敏芬;;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护理分卷)[C];2005年
3 刘灵洁;谢于鹏;曾海环;孙福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阻鼾器治疗的依从性分析[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许骁玮;孙燕燕;汪芬;;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依从性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辛玉莹;满鑫;蒋巍;;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应用依从性的影响[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李斌;陈宇洁;;四川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研究[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陆骏;;知信行模式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A];健康促进与护理[C];2005年
8 陈正昕;金卫东;陈炯;徐方忠;王鹤秋;;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马善英;;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及预防对策[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赵钰;;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依从性影响程度的临床调查[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陈福新;“八招”提高治疗依从性[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刘景峰;提高依从性须从细节抓起[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驻京记者 孙书博;治疗依从性被忽视 复发风险将加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余志平;病人服药不依从性影响因素初探[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记者 崔昕;以人性化疗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谢明卿;什么是药物治疗的依从性[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徐莲芝;依从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N];健康报;2004年
8 河北省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梁震宇;提高患者依从性[N];健康报;2010年
9 记者 朱国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贾海忠;医生必须注重“行医术”[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红英;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和态度与信念量表的编制及重庆市常模的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王红红;HIV/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治疗结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孙海波;慢丙肝抗病毒治疗中依从性和疗效的关系及CD24预测病毒清除的价值[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浩;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赵红霞;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干预[D];郑州大学;2015年
3 徐曼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4 白淑倩;门诊初诊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丰华;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谭旭妍;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亚梅;再住院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李斌;四川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叶咏梅;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0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26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