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清炎性标志物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出处:《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方法用颈动脉超声检测64例ICVD患者颈内动脉中层厚度,依据检测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2例)与斑块组(42例),并依据斑块性质再将斑块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组(25例)与稳定斑块组(17例)。对各组既往病史、血清炎性标志物等进行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炎性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的年龄、入院时舒张压、收缩压及TNF-α、hs-CRP、IL-17、IL-β、MMP-9等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IL-17、MMP-9是不稳定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VD患者TNF-α、hs-CRP、IL-17、IL-β、MMP-9等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存在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IL-17、MMP-9是斑块不稳定独立预测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caroti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edial thickness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 64 patients with ICV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22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no plaque group (n = 22) and plaque group (n = 42). The plaque group was divided into unstable plaque group (n = 25) and stable plaque group (n = 17)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plaque. The history and serum inflammatory markers of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erum inflammatory markers. [Tumor necrosis factor- 伪 (TNF- 伪),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N), interleukin-17 (IL-17), interleukin-1 尾 (IL-1- 尾). Results the ag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TNF- 伪 hs-CRP in the plaque group. The levels of IL-17, IL- 尾 and MMP-9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laque free group (P 0.05). The above indexes in unstable plaqu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table plaque group (P 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L-17 MMP-9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occurrence of unstable plaque. Conclusion TNF- 伪 -hs-CRP is a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ICVD. The levels of IL-17- 尾 -MMP-9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carotid plaque and the stability of plaque. IL-17MMP 9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laque instability.
【作者单位】: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护理教研室;武警后勤学院;
【基金】:商丘市2015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53058)
【分类号】:R743
【正文快照】: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炎症因子所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是引发进而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症细胞受刺激后会形成大量生物活性成分,抗炎与促炎活性成分间的平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震;;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07期
2 董怡,华秀云;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表现与神经血管症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年02期
3 贾伟华,田桂玲;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2期
4 穆雪梅;穆文涛;;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李阳;;超声监测颈动脉斑块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7期
6 章黎军;;颈动脉走形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J];中国乡村医药;2010年02期
7 李敏;薛群;董万利;;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9期
8 周光;宋宴鹏;丁全业;;脑梗死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与颈动脉斑块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4期
9 吴纪霞;刘杰一;徐志树;高峰;王莹峰;;颈动脉斑块对脑卒中发展预后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10 陈锦琼;李广生;;颈动脉斑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磊;王亮;董强;于晓燕;许嗣漪;;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春华;;超声药物透入法对颈动脉斑块及椎动脉供血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3 吴德云;刘迎春;高宗恩;唐天萍;杨志杰;李敏;;脑卒中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张鹏飞;吴伟;张运;苏海军;姚桂华;张梅;;斑块体积压缩率用于颈动脉斑块弹性力学特征评价和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预测[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恒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6 胡晓飞;金笑平;王凤;倪红;王灵芝;王皖芬;李卫玲;朱敏;胡培阳;;基质金属蛋白酶-7血清水平及其基因-181A/G多态性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皖芬;金笑平;;基质金属蛋白酶-8C-799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范晓娟;张梅;徐铭俊;蒋桂花;张运;;血压联合颈动脉斑块应变分析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价值[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谢天;李沿江;;高频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熊高华;聂本刚;喻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的炎性机制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颈动脉斑块有中风危险[N];健康时报;2009年
2 华东医院血管外科 崔佳森 副主任医师;防治“小中风” 避免“大中风”[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轶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郁;3D-US与MRI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张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罗静;华东地区两地农村居民吸烟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湛长青;天津蓟县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崔伟;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型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曾玮;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D];青海大学;2016年
7 陈青;口腔卫生情况对脑卒中的影响及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8 徐鹏程;颈动脉斑块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张燕;~(18)F-NaF PET/CT对颈动脉斑块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欣;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44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4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