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动员EPCs延缓颅内动脉瘤发展的机制及降低栓塞后复发的潜在价值
本文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内皮祖细胞 颅内动脉瘤 血管新生 炎症反应 复发 出处:《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C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目前关于颅内动脉瘤(CAs)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以往研究阐明了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延缓CAs的发展。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CAs患者的EPCs数量降低和功能减退;上调EPCs可降低CAs的发生率并延缓其发展。阿托伐他汀已被证实可以提高EPCs的数量和功能。因此,我们推测EPCs及其介导的血管新生是阿托伐他汀延缓CAs发展的新机制和重要作用靶点。我们通过本研究拟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明确EPCs缺陷在颅内动脉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完善颅内动脉瘤形成与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以EPCs为作用靶点,有望丰富颅内动脉瘤预防与治疗的临床新理念。(2)阐明阿托伐他汀调控EPCs延缓CAs发展的具体机制,并提出具体的调控方法。以转化医学为指导,在内源性EPC动员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力争取得突破,探索建立新的临床治疗方式。(3)获得阿托伐他汀治疗颅内动脉瘤新靶点的前期临床研究证据,为CAs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分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阿托伐他汀通过动员大鼠循环血EPCs延缓CAs进展的机制初探。在此部分中,我们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和双侧肾动脉后支建立了稳定的Hashimoto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依据研究目的,将所有实验动物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n=24)、颅内动脉瘤模型组(CA组,n=24)、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TR组,3mg/kg/d)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组(10mg/kg/d))。采用鼠尾袖套法测定大鼠在未麻醉状态下的血压值。并借助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1个月末和3个月末时循环血EPCs水平。通过剥离大鼠右侧大脑前动脉/嗅动脉(right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olfactory artery,ACA/OA)分叉部血管,行VG染色和电镜学观察,对大鼠Willis环动脉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评估。通过ELISA法、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CAs循环血及血管壁中血管修复/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及基因m 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大鼠CAs壁血管修复/炎症/凋亡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最后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差异,以评价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口服阿托伐他汀对循环血EPCs的影响及降低动脉瘤复发的潜在临床意义。在此部分中,我们从两家神经外科中心共纳入了19未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均需行介入栓塞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口服阿托伐他汀组11例,非口服阿托伐他汀组8例;同时,纳入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动脉瘤患者入院时、术后第1、4、14、21和30天采集血样。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循环血EPCs的数目;利用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α(SDF-1α)水平;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患者的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1)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成功构建了稳定的Hashimoto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与正常组相比,动脉瘤造模术后1个月,CA组和ATR治疗组大鼠血压值显著升高。动脉瘤造模术后3个月,CA组和ATR治疗组大鼠血压值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第3个月时,ATR治疗组大鼠EPCs水平明显高于CAs组,提示阿托伐他汀可大幅度动员CAs大鼠循环血EPCs。正常组大鼠右侧大脑前动脉/嗅动脉(ACA/OA)血管分叉部未见明显的血管壁退行性改变,而动脉瘤模型组(CAs Group)大鼠在造模术3个月后可见大鼠右侧ACA/OA分叉部血管壁存在明显退行性改变,符合颅内动脉瘤进展的病理学改变。与CAs组相比,ATR组的IEL评分较低,有较厚的中层,形成较小动脉瘤。TEM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血管的内皮细胞完整,内弹力无断裂,平滑肌细胞无凋亡,血管外膜解构完整。动脉瘤模型制备3个月后,无药物干预组显示出严重退化的血管壁解构,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内皮细胞的消失,内弹力层断裂严重,可见被严重破坏和退化的平滑肌细胞,同时血管的外膜解构也出现紊乱。而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颅底willis环处血管壁可看到部分内皮细胞和部分断裂的内弹力层,部分平滑肌存在,部分外膜组织解构完整,血管壁退行性变明显轻于无药物干预组。ATR组的VEGF、TGF-β水平明显高于CAs组,提示循环中VEGF、TGF-β的高表是阿托伐他汀EPCs动员的趋化因子。阿托伐他汀可使与血管修复相关基因m RNA的表达上调(VEGF、TGF-β)。阿托伐他汀可使与CAs壁炎症相关m RNA的表达下调(NF-k B、MMP-2、MMP-9)。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mg/kg/d)能上调促血管因子的表达(VEGF);下调抑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VEGI)。不同剂量阿托伐汀在抑制CAs壁炎症(MMP-9和MMP-2)方面无差异。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使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9的表达增加,对血管壁具有破坏作用。各组大鼠间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脂和肝肾脏功能均无明显差异。(2)在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纳入了19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和18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高血压、吸烟和高脂血症在动脉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各组间用药情况(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既往脑血管疾病史(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和空腹血糖水平等方面无差异。经栓塞治疗后,未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患者的循环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开始慢慢上升,在术后14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至术后第30天时,又下降至接近栓塞前水平。动脉瘤介入栓塞后3周内,其循环血EPCs水平均高于栓塞前/刚入院时水平。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后,在随访30天内,患者循环血EPCs水持续升高,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且在第14天时,EPCs的最高峰值是未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的1.4倍。且在治疗14天后,其循环血EPCs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血浆VEGF水平也表现出与循环血EPCs一样的动态变化趋势,即治疗后开始慢慢上升,到14天时达到高峰。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后,在随访30天内,患者血浆VEGF水持续升高,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且在第14天时,VEGF的最高峰值是未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的1.8倍。且在治疗14天后,其血浆VEGF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介入栓塞治疗后,既往研究证实,SDF-1α参与EPCs的迁移和归巢,在EPCs介导的血管修复及内皮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血浆SDF-1α水平逐渐上升,到14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又开始下降,至30天时又恢复至术前水平。口服阿托伐他汀组后,在随访30天内,患者血浆SDF-1α水平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栓塞前/入院时水平。从第14天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SDF-1α水平较No ATR组明显升高。第4天至第14天,口服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的SDF-1α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非口服啊托伐他汀组(3.3倍vs 1.75倍)。而在治疗14天至21天时,口服阿托伐他汀组血浆SDF-1α扔呈现出上升趋势,至21天时达到最高峰。在手术后第30天时,血浆SDF-1α水平扔保持在较高水平,是非口服阿托伐他汀的3.4倍。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显示: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中,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和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呈正相关关系;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和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呈正相关关系;口服阿托伐他汀患者的血脂水平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肝肾脏功能相关指标(ALT、Cr和CK)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阐明了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促进血管修复和抑制炎症双重调节作用而延缓颅内动脉瘤的进展。(2)大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kg/d)在促进血管修复方面具有优势,并没有更好地抑制CAs壁炎症,反而增加了血管壁细胞的凋亡,对CAs血管壁具有破坏作用,不是延缓CAs的合理剂量。(3)小剂量阿托伐他汀(3mg/kg/d)用于延缓大鼠CAs进展是安全有效的,其主要药效是促进血管修复和抑制炎症,而不是降脂作用。(4)基于初步研究数据,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假说: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后口服阿托伐他汀可以促使EPCs从骨髓中动员后释放到循环血;循环血EPCs在趋化因子SDF-1α的作用下归巢至栓塞部位参与新生内膜的形成。(5)阿托伐他汀对降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后的复发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尚需进一步的基础实验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Abstract]:BACKGROUND & OBJECTIVE : Intracranial aneurysm ( EPCs )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 cause of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EPCs and their mediated angiogenesis are the new mechanism and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delayed develop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 In this part ,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on circulating blood EPCs an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of aneurysm . In the atr group , VEGF and TGF - 尾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 The VEGF and TGF - 尾 levels in the vascular wal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 drug intervention group .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TGF - 尾 in the circulating was up - regulated ( VEGF , TGF - 尾 ) . Atorvastatin may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m - RNA associated with the inflammatory wall inflammation ( NF - k B , MMP - 2 , MMP - 9 ) . High - dose atorvastatin ( 10 mg / kg / d ) could up -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pro - angiogenic factors ( VEGF ) , down -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nti - angiogenic factors ( VEGI ) . ( 2 ) In the second part , we included 19 patients with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d 18 healthy people with age and sex . After embolization , the levels of circulating blood EPCs increased slowly and peaked at 14 days . The increase in SDF - 1伪 in patients with oral atorvastat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 - oral Atorvastatin group ( 3.3 times vs 1.75 times ) . Conclusion : ( 1 )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 10 mg / kg / d )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 EPCs )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SDF - 1伪 ) is not significant .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然;方靖琴;陈晓;郭宇;艾华;张伟国;;EPCs示踪大鼠脑原位胶质瘤的动态MRI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4年04期
2 王雪梅;邓明明;;EPCs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关系及其治疗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24期
3 Xin-Peng Cong;Wen-Hui Wang;Xi Zhu;Can Jin;Liang Liu;Xin-Min Li;;Silence of STIM1 attenu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PCs after vascular injury and its mechanism[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4年05期
4 刘超;郭朋举;李圣博;姚星星;焦周阳;文冰;许华山;赵文增;;Combined Use of 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nhance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Regional Contractility in a Canine Model of Ischemic Heart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4年02期
5 方立;陈美芳;余国龙;肖智林;陈晓彬;谢秀梅;;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6 陈琴;黄铭涵;江时森;徐标;;丹参多酚酸盐修复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的晚期EPCs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6期
7 ;A novel vWF A3-GPI modified EPCs to enhance its adhesion ability to collegen[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11年04期
8 李巧;冉海涛;王志刚;钟世根;凌智瑜;李攀;李兴升;陈庆伟;;超声微泡联合Ad-EGFP/HIF-1α介导EPCs归巢大鼠缺血心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11期
9 常柏;李春深;;EPCs移植治疗DR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年04期
10 王航;尹扬光;李巍;邓梦杨;康华丽;秦浙学;王强;卢巍;刘洁;黄岚;;过表达PDGFR-β的EPCs调控血管不良重构[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lex F.Chen;;GTPCH I Overexpression Ameliorates Impaired EPCs Function in Type 1 Diabetes[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2 崔斌;黄岚;;eNOS基因修饰EPCs移植抑制损伤血管过度增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Dynamic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EPCs、VWF and TM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冉海涛;李巧;王志刚;钟世根;凌智瑜;李攀;李兴升;陈庆伟;;超声微泡联合Ad-EGFP/HIF-1α介导EPCs归巢大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张晓芸;崔晓栋;官秀梅;李宏;成敏;;稳定细胞骨架对EPCs功能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李巧;李兴升;王志刚;冉海涛;钟世根;凌智瑜;李攀;陈庆伟;;超声微泡联合Ad-EGFP/HIF-1α介导EPCs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何智辉;;5-杂氮-2‘-脱氧胞苷对CSES所致EPCs功能及其Sca-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杨瑞瑞;杜怡峰;郭守刚;;VEGF动员内源性EPCs促进MCAO/R小鼠神经功能修复[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9 霍亚南;黎金凤;;SDF-1对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功能影响的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10 崔晓栋;张晓芸;李宏;官秀梅;李鑫;成敏;;流体剪切应力对EP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民泾;EPCs捕获技术改善支架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Shah Ourban Ali;家禽EPCs分离培养及HGF对炎症环境下EPCs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2 尉辉杰;阿托伐他汀动员EPCs延缓颅内动脉瘤发展的机制及降低栓塞后复发的潜在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叶家欣;强化他汀治疗促进EPCs动员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4 陈飞兰;内皮祖细胞(EPCs)在胶质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5 杨兆华;内皮祖细胞(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航;过表达PDGFR-β的EPCs在损伤血管修复中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7 崔斌;eNOS基因修饰EPCs移植与损伤内膜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谭虎;vWF A3-GPI强化EPCs富集及其在损伤血管壁修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况春燕;STIM1/TRPC1复合体对EPCs修复损伤血管能力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喻杨;血管损伤修复中CCNI对EPCs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娜;Visfatin对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薛国能;用于捕获和归巢EPCs的Fucoidan与CD133抗体/SDF-1复合生物涂层的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南伟;不同来源的EPCs对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4 郑淑欣;负载骨髓MSCs和/或EPCs的羊膜支架修复犬长段尿道缺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陈晨;犬骨髓EPCs的分离、鉴定和标记及组织工程化尿道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郭军;mICAM-1在MSCs和EPCs间黏附作用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蔡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症患者外周血EPCs表达及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郝军生;BM-EPCs促进兔急性缺血后肢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9年
9 康玲;降糖药物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1年
10 胡志兰;VDR基因对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70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7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