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脑血管再通临床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2-03 22:11

  本文关键词: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出处:《中国卒中杂志》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卒中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及致死疾病,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缺血性卒中最终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为公认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溶栓时间窗较窄以及颅内出血风险大,其临床应
[Abstract]:Stroke has become the first major disability and death diseas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younger gradually appears. Ischemic stroke is eventually caused by stenosis or occlusion of blood vessels. Therefore, it is the key of the treatment to restore or open the diseased vessels in the effective time window by all kinds of means, and to realize the reperfusion of ischemic brain tissu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s the most recognized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scheme at present. However, due to the narrow time window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the high risk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should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科;江苏省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南京市神经精神临床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81230026,81171085) 江苏省科技厅医学重点项目(BL2012013) 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LJ201101)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卒中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及致死疾病,近年来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缺血性卒中最终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在有效时间窗内重新恢复或开通病变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为公认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溶栓时间窗较窄以及颅内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思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再通2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06期

2 姚德荣;郑家富;;应用高渗甘露醇预防急性动脉缺血后血管再通综合症[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2年01期

3 王竹青;;急性心肌梗死在基层医院的药物血管再通[J];中国厂矿医学;2006年03期

4 李钦浩;巩晓娜;周娆娆;张磊;刘朋;亓雪梅;蒋芳杰;;血管再通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5 陈颖;王志海;;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0年12期

6 王亮;;简介Merci注册研究——来自2010年美国国际卒中大会[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7 关汝明,陈宏,侯平,李占全,王宏;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后无Qv_1对判断闭塞血管再通的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年03期

8 Müller-Ehmsen J.;Scheid C.;Grundmann F. ;孙凯;;心肌梗死患者其“罪犯”血管再通后CD34~+单核细胞的动员终止[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12期

9 师聪红;汪剑威;;100例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5期

10 刘丽;蔡艺灵;;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军;田林;李秀娥;;TCD对一例溶栓后血管再通的监测[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本文编号:1488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488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