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评估中的应用及斑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斑块 超声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stic Plaque,CAP)的诊断价值,并对CAP的超声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CIS的发病进行关联性分析,为CAP的诊断、评估、临床干预、预后随访及CIS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9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首次确诊CIS住院患者522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完整临床资料、颈动脉超声(Carotid Ultrasound,CUS)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CUS检查,记录CAP情况,包括颈CAP病变部位、超声特点、稳定性及动脉狭窄程度等。运用SPSS 21.0和Exce1 2016统计软件,对性别、年龄、病变部位、CUS特点、稳定性、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对计数资料行c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合并独立危险因素数量与动脉狭窄程度,行非参数Spearman秩相关检验,以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性别及年龄:522例首次确诊CIS患者,男性311例(59.6%),女性211例(40.4%),男女比率1.5:1。患者首次确诊CIS年龄为33-103岁,平均年龄(65.17±10.67)岁。本研究中,CIS首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51-80岁,共447例(85.6%)。2.既往史和生活史:本研究522例首次确诊CIS患者,既往史中合并高血压病者351人(67.2%),糖尿病者305人(58.4%),冠心病者336人(64.4%),外周血TG异常者314人(60.2%),TC异常者320人(61.3%),LDL异常者295人(56.5%),HDL异常者303人(58.0%);生活史方面,有吸烟史者345人(66.1%),有饮酒史者300人(57.5%)。3.CAP分布情况及CUS特点:522例患者中,无斑块者61例(11.7%);有斑块者461例(仅有稳定斑块者103例,有易损斑块者358例)。在461例有斑块者中,CUS共发现CAP 1351个,按部位分类,左颈总动脉216个(16.0%),左颈动脉窦部451个(33.4%)、左颈内动脉88个(6.5%),右颈总动脉130个(9.6%)、右颈动脉窦部342个(25.3%)、右颈内动脉124个(9.2%);按斑块回声分类,低回声斑块200个(14.8%)、中等回声斑块126个(9.3%)、混合性回声斑块941个(69.7%)、强回声斑块84个(6.2%);按斑块稳定性分类,易损性斑块571个(42.3%),稳定性斑块780个(57.7%)。按血管狭窄程度分:轻度狭窄者236人(45.2%),中度狭窄者156人(39.5%),重度狭窄者81人(20.5%),颈动脉闭塞者49人(12.4%)。4.CAP危险因素评估:入组522例患者中,以CAP形成为因变量,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P形成与年龄(29)60岁、TG及LDL异常、高血压病、吸烟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29)60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TG及LDL异常均是CAP形成独立危险因素(β0,OR1,P0.05)。5.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评估:入组522例患者中,独立危险因素数量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29)0,P(27)0.01),即独立危险因素数量越多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高血压病3级与初发CIS患者动脉狭窄率≥50%发生密切相关(P(27)0.017)。6.CAP稳定性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对于461例斑块形成者,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显示甘油三酯(Triglyceride)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易损斑块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结论:1.多数CIS患者伴发CAP,其中易损性斑块患者所占比例较高。CAP最常累及部位为颈动脉窦部、以左侧为著。2.颈动脉狭窄程度不能作为预测CIS风险的唯一判定指标,易损性斑块是评估CIS风险时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3.首次发病确诊年龄(29)60岁、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TG及LDL异常是CAP形成独立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数量越多,颈动脉硬化程度越重。4.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3级以下有助于延缓动脉狭窄进程。5.TG、LDL、Hcy、CRP与CUS联合检查,可用于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与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 evaluation , clinical intervention , prognosis follow - up and CIS prevention of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plaque ( CAP )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 CIS ) . The age of CIS for the first time was 33 - 103 years ( 65.2 % ) , the average age was ( 65.17 卤 10.67 ) years . Among the 461 cases with plaque , the CAP 1351 was found , the total artery was 216 ( 16.0 % ) , the left carotid sinus was 451 ( 39.4 % ) , the lef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was 88 ( 6 . 5 % ) , the right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s 130 ( 69.7 % ) , the strong echo plaque was 84 ( 67.2 %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P form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age ( 29 ) 60 years , TG and LDL abnormalities , hypertension and smoking history . Conclusion : 1 .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carotid stenosis ( P ( 27 ) 0.05 ) . Conclusion : 1 .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carotid stenosis ( P ( 27 ) 0.05 ) . Conclusion : 1 .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carotid stenosis ( P ( 27 ) 0 . 017 )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连友,周湘忠,冯鉴洲;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与治疗的若干进展[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02期
2 覃绍则,陆健,卢永彪;缺血性脑卒中302例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13期
3 宋彩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1年03期
4 王玉玲;老年人饮食、生活习惯与缺血性脑卒中[J];医学综述;2001年04期
5 谭清华,赵忠新,邵福源,李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激活诱导分子的表达[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1期
6 王凤芹,刘翠梅;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个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2年07期
7 王德仙;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8 罗春华,李国静,赵武,陈华蓉;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3年04期
9 陈义禄;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35例诊治体会[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年04期
10 陈小转,陈志祥;3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健蓉;许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临床研究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肖艳;张晓莺;何瑛;李燕云;徐隽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孟昭义;李琳;张国斌;;缺血性脑卒中病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申素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沈介明;熊立凡;;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袁荣峰;谢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泽军;褚泰伟;刘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脑卒中示踪剂的设计、合成、与药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子莲;;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再复发的影响[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白亮;;基层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康复中存在的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石娟;孔德磊;马跃文;王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葛宗渔 整理;远离缺血性脑卒中要把“坏胆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报;2014年
4 卫讯;未来三年我国将完成100万人脑卒中筛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附二医脑科康复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N];温州日报;2005年
7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付东红;血压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蓝天;脑卒中不等于脑出血[N];民族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毛蕾蕾;调节性T细胞输注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tPA溶栓后出血转换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4 彭洁;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振昶;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易感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韩新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thepsin S/Cystatin C水平与动脉斑块性质及短期预后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柏盈盈;内皮祖细胞和p38 MAPK抑制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影像学评价[D];东南大学;2015年
8 金鑫;胆碱对缺血性脑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药理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9 孟冲;关于CYP4F2基因rs2108622位点多态性不同遗传模式下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10 朱晓岩;miRNAs、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余德标;“扶正补土”针灸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黄冰;基于干细胞的新型靶向复合生物基因载体的构建与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郭泽铭;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的关系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亚新;Lokomat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6 廖少钦;电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DTI评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刘丽娟;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支晓东;支架预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长期随访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陈丽霞;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范玉佳;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及初步功能鉴定[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0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4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