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关系,基因型—表型关系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疗效关系的研究
本文选题:Wilson病 切入点:ATP7B 出处:《郑州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课题背景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难治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伴随典型的铜离子代谢障碍。1912年,由Wilson首次报告该病,因此肝豆状核变性又被称之为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但目前导致该病出现铜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肝豆状核变性因基础代谢障碍导致胆汁排铜明显减少,肝脏中铜不能通过和α2球蛋白结合生成铜蓝蛋白,导致血清中铜蓝蛋白减少,多余的血清铜与组织中蛋白结合沉积在相应的组织器官,进而导致出现多种功能障碍。铜在肝脏、脑组织、肾脏、胰腺、皮肤、关节、心脏、角膜等器官均可沉积,造成相应的组织器官损伤,其临床表现多以肝脏损害和神经系统损伤症状为主。研究表明,早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晚期患者常因出现多器官不可逆损伤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就极其重要。但是由于该病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标准,误诊率较高,因此总结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将为该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8年),按照临床表现对肝豆状核变性进行临床分型,将肝豆状核变性分为1.肝型;2.脑型;3.其它类型;4.混合型。按照临床分型对该病进行探讨,可以更好的总结临床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总结,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13q14 21号染色体上的P型ATP酶功能(Copper transport Ing P type ATPase,ATP7B)发生基因突变,是肝豆状核变性的根本机制。A T P 7 B是转运铜的一类特殊的功能蛋白,如果编码A T P 7 B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翻译的A T P 7 B蛋白质结构异常,进而出现结合铜离子障碍,即铜蓝蛋白合成减少,铜不能通过ATP7B跨膜转运出体外。体内多余的铜在诸如肝脏、脑组织、肾脏、胰腺、皮肤、关节等相应的器官组织积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伴随着医疗技术检验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的诊断方法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种遗传病的诊断中,并且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在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患者、儿童及老年患者的诊断中,基因诊断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因诊断是肝豆状核变性早期确诊的最有效方法。通过探讨,对研究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转归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较多研究,但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且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其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类型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目前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青霉胺作为铜离子螯合剂,具有疗效肯定、药源充足、廉价、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是我国目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药物之一。根据基因突变的研究结果,观察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使用青霉胺治疗的效果,可以为肝豆状核变性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实验目的1.根据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按照临床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识,发现疾病进展的规律,对不同临床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尽早明确诊断。2.发现我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高频突变位点和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为建立有效地基因筛查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我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主要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为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4.探讨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对应用青霉胺治疗的差别,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是否与基因突变类型有相关性,为肝豆状核变性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实验方法本课题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章肝豆状核变性513例流行病学研究收集我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收集整理统计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将肝豆状核变性进行临床分型,将肝豆状核变性分为肝型、脑型、其它类型、混合型。按照临床分型对该病的首发症状、性别、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24h尿铜、血谷丙转氨酶(alan Ine am Inotra nsferase,ALT)、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层黏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的变化水平进行探讨。第二章WD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与分析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患者52例,均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选取50例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者,经检验24小时尿铜量、肝功能、血清铜蓝蛋白浓度、K-F环检查、腹部彩超等无异常,临床排除肝豆状核变性以及其他重大疾病。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 CR扩增,将PCR产物经Qiaquick Spin柱(德国Qiagen公司)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对ATP7B基因的21个外显子及其启动子序列进行检查,查找所检样品中ATP7B基因中所存在的多态性位点。第三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选取基因测序的52例W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该研究中突变频率较高的第8外显子Arg778Leu突变、第13号外显子上Pro992Leu突变及突变类型作为基因型,将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ALT、肝纤维化血清学结果作为临床表型进行比较。探讨中国人WD患者高频基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第四章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治疗分析入组病例包括40例首诊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将患者分为Arg778Leu突变组和非Arg778Leu突变组,均使用青霉胺进行驱铜治疗,定期于治疗后1、3、6、12月检测: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ALT、HA、PCIII、LN和IV-C,探讨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第一章肝豆状核变性513例流行病学研究1.入组病例包括肝型245例(47.8%),脑型180例(35.1%),其他类型35例(6.8%),混合型53例(10.3%)。以肝症状为首发症状者为271例(52.8%),以神经系统首发症状为201例(39.2%),以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者为41例(8%)。2.该研究发现,肝型、脑型与其他类型相比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肝型、脑型、其他类型与混合型相比,血清铜蓝蛋白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混合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更为明显。3.和脑型与混合型相比,肝型患者中血清ALT平均值显著升高(P0.05)。4.HA、PCⅢ、LN、CⅣ在各临床分型间均在显著差异。其他类型的血清HA值与肝型、脑型和混合型存在显著差异;血清PCⅢ检测发现,其他类型与肝型、脑型和混合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N检测发现,脑型、其他类型、混合型和肝型相比,脑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Ⅳ检测,肝型、脑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各临床分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型患者中82%的患者超声检查显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脑型、其他类型和混合型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所占比例分别为:66%、43%、68%。因此肝型患者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第二章WD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与分析1.发现62个ATP7B变异位点,其中23个为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6个为首次发现的错义、插入和缺失突变。2.第8、11、12和13外显子为高频率突变热点,并且碱基替换较其他突变类型更为常见,提示我们在WD患者人群中碱基替换是主要的突变类型。其中,位于第8外显子2333GT检出频率最高(即Arg778Leu),达到47%。13号外显子2975C→T位点突变频率达22%。第三章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1.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Arg778Leu突变患者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ALT、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Pro992Leu突变与非Pro992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24小时尿铜、血清铜和铜蓝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Arg778Leu突变24小时尿铜水平低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P0.05)。4.5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Pro992Leu突变患者其ALT水平低于非Pro992Leu突变组(P0.05)。第四章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青霉胺治疗分析1.青霉胺治疗12个月后,Arg778Leu携带者24小时尿铜下降水平的更为明显(P0.05)。2.青霉胺治疗12个月后,Arg778Leu突变组的IV-C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3.青霉胺治疗后Arg778Leu与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ALT、HA、PCIII和LN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1.各临床分型相比ALT、HA、PCⅢ、LN、C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与临床分型显著相关。2.发现有62个ATP7B变异位点,其中23个为已知的致病突变位点,6个为首次发现的错义、插入和缺失突变。3.第8、12和13外显子为我国人群高频率突变位点。4.52例Arg778Leu突变24小时尿铜水平低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Pro992Leu突变患者其ALT水平低于非Pro992Leu突变组。5.52例Arg778Leu突变患者与非Arg778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血清铜和铜蓝蛋白、ALT、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52例P ro992Leu突变与非Pro992Leu突变患者之间临床分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K-F环、24小时尿铜、血清铜和铜蓝蛋白、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7.青霉胺治疗后12个月Arg778Leu突变组较非Arg778Leu突变组24小时尿铜下降的更为明显;青霉胺治疗后12个月Arg778Leu突变组较非Arg778Leu突变组IV-C的下降更为明显。8.青霉胺治疗后Arg778Leu突变组较非Arg778Leu突变组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ALT、HA、PCIII和LN的改变未见明显差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ustin D Glenn;Katharine A Whartenby;;Mesenchymal stem cells: Emerging mechanisms of immunomodulation and therapy[J];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2014年05期
2 Joo Whee Kim;Jong Hyun Kim;Jeong Kee Seo;Jae Sung Ko;Ju Young Chang;Hye Ran Yang;Kyung Hoon Kang;;Genetically confirmed Wilson disease in a 9-month old boy with elevations of aminotransferases[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2013年03期
3 赵治凤;贾秋龙;;肝纤维化四项联合检测对410例慢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2年07期
4 李丽;黄延风;;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1年02期
5 王爱莉;;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6 张丽;赵治国;徐刚;;肝豆状核变性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3期
7 李忻;张立新;陈亚宝;肖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PAPP指数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年05期
8 张忠胜;朱英武;徐竹;张艺凡;刘琦;方旭明;刘太双;楚兰;;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外显子突变研究[J];贵州医药;2008年11期
9 杨顺;肖燕;林军;杨欢;朱雪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10 ;Wilson disease: Identification of two novel mutations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 in Eastern Chinese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38期
,本文编号:1564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6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