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9 02:11

  本文选题:颅内动脉狭窄 切入点:支架 出处:《实用医学杂志》2017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方法收集广西脑卒中中心登记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共63例。记录所有入组患者年龄,是否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以及并发症发生时间、类型。结果入组患者63例,1例患者因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位结束手术,1例患者因血管发生严重痉挛结束手术,手术成功率96.83%。61例患者共植入61枚颅内支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20%(5/61),其中术后出血性卒中3例,缺血性卒中2例。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28%。结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充分评估、选择患者,术中仔细操作以及严格术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treated with stenting. Methods Sixty-three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and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were collected from Guangxi Stroke Center. Age,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were recorded. Results Sixty-three patients with severe vasospasm caused severe vasospasm in one patient and one patient ended the operation because the vascular stent could not be put in place, and one patient ended the operation because of serious vasospasm. The successful rate of operation was 96.83%. 61 intracranial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 61 patients. Th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5 cases (8.20% / 61%). Among them, 3 cases were hemorrhagic stroke, 2 cases died of ischemic stroke.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by stenting is high.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adequ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selection of patients, careful operation during operation and strict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广西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编号:重2011115)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璇;;颅内动脉狭窄[J];山东医药;2006年15期

2 陆云南;刘春风;;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5期

3 马荣耀,石军锋,王天才,杨玉坤,朱新臣,王相阁,秦鸥,张红芳;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7例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05年23期

4 缪中荣;支架置入适合所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4期

5 是明启;王玉洲;常海;;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3期

6 杜利勇;华扬;;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年04期

7 樊新颖;徐格林;刘新峰;;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9期

8 陈康宁;;颅内动脉狭窄及治疗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03期

9 李英毅;杜远生;胡鹏飞;李晓强;王云涛;张志宏;;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1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7年05期

10 茅翼亭;韩翔;方X;丁宏岩;陈淑芬;董强;;颅内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形态关系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军;林震旦;陆川;陈茂华;巴华君;林建虎;陈献东;蔡建勇;何学雄;;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俞欢;李勇;;老年人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亚杰;刘振华;高筱雅;谢惠芳;魏继鹏;吴多斌;;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初步经验[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新峰;樊新颖;张仁良;殷勤;徐格林;;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韩巨;;复杂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策略[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6 陈康宁;;颅内动脉狭窄及治疗进展[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胥海燕;徐丽君;严梅秀;娄秋英;;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黄胜平;白小欣;李铁林;李贵福;张迎光;蔡业峰;朱吉祥;朱文燕;;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9 黄胜平;白小欣;李铁林;李贵福;张迎光;蔡业峰;朱吉祥;朱文燕;;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魏爱宣;王雪梅;缪中荣;;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警惕颅内动脉狭窄 规避卒中复发风险[N];科技日报;2012年

2 郭海波;中心医院神经介入治疗取得新突破[N];朝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欣;探讨颅内动脉狭窄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2 徐文苑;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2年

3 白小欣;影像学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石强;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5 朱双根;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模式的危险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聪敏;无症状性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筛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毛向雷;颅内动脉狭窄与脑微出血的相关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3 高洪霞;24小时动态脉压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吴靖雯;3D-VISTA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永强;代谢综合征与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杨海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部位分布及危险因素的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7 周高枫;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的初步临床观察[D];暨南大学;2007年

8 胥海燕;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余科;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鲁杨;经颅多普勒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6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86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