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Klotho蛋白表达水平对NO的调控作用与Klotho基因多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3:45

  本文选题:缺血性卒中 切入点:Klotho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寻找新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明确缺血性卒中患者klotho蛋白对NO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3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人群,分为两组,缺血性卒中组158例,对照组104例。采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检测Klotho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Klotho蛋白和NO的浓度。结果:1.缺血性卒中组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F352V和C370S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在HDL、klotho蛋白、NO水平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卒中组G-395A、C1818T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更加趋向于杂合型和突变型(p0.05)。2.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高血压病患者较非高血压病患者增加1.8倍,吸烟者较非吸烟者增加2.4倍,饮酒者较非饮酒者增加2.6倍,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1个单位风险升高3.5%,NO浓度每升高1个单位风险降低0.7%。3.Klotho蛋白与NO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294(p0.0001)。回归方程为Y^(NO)=78.3089+0.068*X(Klotho),决定系数R2=0.0427。结论:1.Klotho基因G-395A、C1818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可能具有相关性。2.Klotho基因F352V、C370S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不具有相关性。3.血清NO是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4.缺血性卒中患者klotho蛋白对NO水平具有正向调控作用,klotho蛋白和NO浓度的降低可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有关。5.高血压病、糖尿病、烟酒史、高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new risk factor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klotho protein on no leve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6 to March 2017, the patients in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58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group and 104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llele-specific primer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otype of Klotho gene polymorphism locus.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Klotho protein and no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1. Age, sex, 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in ischemic strok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F352V and C370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smoking, drinking, fasting blood glucose, The homocysteine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level of no in the HDL klotho protei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G-395An C1818T in the ischemic stroke group was more likely to be heterozygous and mut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creased 1.8 times, the number of smokers increased 2.4 times than that of non-smokers, and the number of drinkers increased 2.6 times than that of non-drinker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lotho protein and no in every increase of homocysteine by 3. 5%, 0. 7%, 0. 7%, 3. 3. Klotho protei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3294p0.00010.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78.3089 0.068XKlothotrochus, R20.0427.Conclusion the G-395Agna C1818T allele polymorphism of Klotho gen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2. The polymorphism of Klotho gene F352VC370S allele is not correl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Serum no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polymorphism of C370S allele of Klotho gene F352VC370S in ischemic stro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G-395An C1818T allele of Klotho gene and ischemic stroke is not significant. Klotho protei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evel of no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he decrease of klotho protein and no concentra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schemic stroke .5.Hypertension. Diabetes, alcohol and tobacco history, and homocysteine are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strok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磊;人群中缺血性卒中亚型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研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6期

2 王文敏,王荪;缺血性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临床决定因素[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2期

3 韦英秀;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抗栓和抗高血压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5期

4 刘鸣;研究硕果累累 临床有证可循——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大有可为[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5期

5 张仁良,刘新峰;2002年缺血性卒中研究和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3期

6 袁恩庆,王馥;如何预防缺血性卒中[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5期

7 曲东锋;消极情绪可触发缺血性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12期

8 文诗广;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15期

9 国红;缺血性卒中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15期

10 国红;缺血性卒中的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森;吴波;孔繁一;郝子龙;陶文丹;王德任;刘鸣;;缺血性卒中伴房颤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莹;周成业;刘朋;王云凤;;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远期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久伟;邹丽萍;;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10年后追踪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王为珍;祝茗;郑茜;赵永波;;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朱见文;何俊瑛;高玉林;李震中;;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进展型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许予明;;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A];河南省卫生部脑卒中及高危人群内科诊治技术培训班暨国际级继续教育培训班《脑卒中诊断与防治新进展》资料汇编[C];2012年

7 王翠兰;苗萌;;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8 刘朋;周成业;张莹;王云凤;;缺血性卒中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江静雯;刘建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与缺血性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周盛年;;解读《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组[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匡远深 通讯员 赵晶晶;左心房异常可引发缺血性卒中[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王丹;缺血性卒中治疗定下“双20”目标[N];健康报;2012年

3 陈小芦;走近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时间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马爱平;中匈合作研究缺血性卒中药物[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靖九江;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N];中国医药报;2012年

6 刘飞;《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N];科技日报;2013年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玉华 艾克拜尔;步长脑心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研究[N];医药经济报;2011年

8 董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 抗栓研究方兴未艾[N];健康报;2006年

9 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王拥军邋博士 郑华光;哪些药物能防治卒中[N];健康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裘炯华;我国卒中管理现状:他汀类应用不理想[N];医药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绍鹏;血清尿酸和GLUT-9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魏海萍;cPKCγ通过Akt-mTOR通路调制神经元自噬减轻缺血性卒中鼠脑损伤[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3 唐小平;综合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风险[D];南昌大学;2016年

4 马永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和V279F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易感性及其亚型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宁;预测缺血性卒中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的危险评分在中国病人中的外部验证[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潘旭东;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马英;缺血性卒中住院时间预测因子暨与CD40-1C/T遗传多态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詹奕红;CELSR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人缺血性卒中的关联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李姝雅;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文;脑心通胶囊对CYP2C19*2、*3型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卒中复发的预防作用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文娟;缺血性卒中患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吕琦;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杨有仙;后循环首次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周全;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及短期预后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6 高涛;血压对缺血性卒中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吕慧慧;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观察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8 杨恋;转录因子EGR1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臧雪风;HDAC在缺血性卒中大脑皮层的表达及其选择性抑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张文静;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房颤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8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588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