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血小板参数影响观察

发布时间:2018-03-16 00:00

  本文选题:脑血栓 切入点:阿托伐他丁 出处:《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5-07-2016-07接受治疗的98例脑血栓患者,按照双盲均分原则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49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有29例治疗显效,对照组有27例治疗显效,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稠度、血浆粘稠度、血小板粘附率、以及血沉的比例与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血栓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of Atto vastatin and antiplatelet drugs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telet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us.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received treatment from 2015-07-2016-0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ouble blind mean score, 9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49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49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tto vastatin combined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 Results there were 29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9,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5.7%. Plasma viscosity, platelet adhesion rate, and the ratio of ESR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efore treatment. Conclusion Atto vastatin combined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viscosity and platelet adhes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医院;
【分类号】:R74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邓秀炳;;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6年02期

2 唐凌雯;付欣羽;李作孝;;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5年06期

3 陈飞;;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流变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5年03期

4 贺文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勇;;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06期

2 胡志远;;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年01期

3 尚进;杨杰;;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03期

4 吴东进;;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年02期

5 赵岩;;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04期

6 岳新胜;;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2期

7 吕清林;;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血小板参数影响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年S2期

8 涂隽;徐依成;;长期阿司匹林抗凝治疗脑梗死的凝血指标变化及出血风险[J];血栓与止血学;2016年06期

9 邓文荣;石文清;;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ARK7、GFAP的影响及其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6年12期

10 张荣;地娜拉木·巴克尔;;阿托伐他汀片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8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俊丽;贺婕;李兰;何晓丹;银广悦;肖丽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1期

2 孙龙飞;安冬青;;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4期

3 庞占琪;贾永平;马奔;王琳;王涛;杨健;李亚文;李世军;;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1期

4 王春雨;王海鹏;刘洁;;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07期

5 钱亚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20期

6 张顺清;常成;张娟;宋波;许予明;;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再认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25期

7 于天霞;马丽丽;杜文贞;;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二级预防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8 戴杰;周永;李新玲;凌卓敏;丁莉;;影响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01期

9 张静;郭闻师;田步先;王晓梅;李慧;史洪茹;;依那普利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内皮素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02期

10 肖承昊;;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50例[J];中国药业;2013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王新明;;58例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1期

2 张娟;;浅谈优质护理在护理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7期

3 陈秀英;;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15期

4 杜群军;石锐;张文玉;谭岩;;脑血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2年02期

5 陈秀萍;;脑血栓患者的健康指导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9期

6 丁颖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09期

7 于素清,王波,陈月香,初开秋;脑血栓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24小时动态观察[J];检验医学;2004年02期

8 文瑞华;;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9 苏秀平;郭莉莉;;脑血栓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1期

10 姚丽娟;张兵;张秋实;;健康教育对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何丽辉;王晓红;;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分析[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业俊;高秀敏;;综合康复、手法、高电位康复治疗脑血栓患者的血液粘度、血脂影响[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3 尤淑兰;张荣娟;尤晓丹;;100例脑血栓患者血流变学指标的观察[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玉玲;冯卫东;;脑血栓患者红细胞免疫变化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何月红;;脑血栓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任晓文;黄志红;王兰;肖玲丽;;56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A];全国第九届生物力学和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郭美琦;刘蓉;贾瑛;丁婷;王帅;;脑血管病与粘性血小板综合症的关系[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少宗;李艳梅;;辰时、申时电针丰隆等对脑血栓患者IXA_2、PGF_(1α)的影响[A];2009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赵翠霞;;脑血栓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高春东;脑血栓患者如何防止复发[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指导专家 解放军三二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刘磊 记者 胡长飞;做好四点 脑血栓患者恢复快[N];医药导报;2007年

3 牛斯;脑血栓患者可自我修复脑神经网络[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湖北 副主任医师 殷海昌;疾病不同 睡姿有讲究[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郝红莉;泛滥在农村的“新特效药”谁来管?[N];山西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1617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17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