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CA体系中辅助因子及相关物理条件对朊蛋白构象转变的影响
本文选题:朊病毒 切入点:脂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又称为朊病毒疾病是一种广泛地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中具有传染性、散发性或遗传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朊病毒假说”认为它的病原体是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质——朊蛋白。其致病性和传染性是由于富含α螺旋的正常朊蛋白构象转变为β折叠的致病构象。脂因其独特的生物物理特性成为朊蛋白构象转变的重要辅助因子。它与朊蛋白通过静电力吸引,后与其疏水区结合,使其跨越能量屏障增加β折叠,并具有抵抗蛋白酶K消化的能力。故朊蛋白在疏水环境中构象的变化是朊蛋白形成致病构象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首次使用甲醇、乙醇、正丙醇模拟疏水环境,通过圆二色谱、蛋白酶K消化、超高速离心来观察重组朊蛋白在疏水环境中二级结构的变化、抵抗蛋白酶K的能力、朊蛋白聚集化的情况。我们发现随着环境疏水性的增加,重组朊蛋白α螺旋减少。在蛋白酶K酶活无差异的情况下,疏水环境中的重组朊蛋白不能被完全消化酶解,并出现可溶的具有蛋白酶K抗性的构象。在朊病毒构象转变的现代研究中,蛋白质错误构象循环扩增(sPMCA)技术被广泛运用。随着脂在朊蛋白构象转变中的重要性逐渐被揭示,它作为重要的辅助因子被引入sPMCA体系。使用细菌表达的重组朊蛋白,加入脂(POPG)、去垢剂(Triton)、多聚阴离子(RNA),和恒温孵育超声等物理条件共同作用构建出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朊病毒。然而每一种辅助因子对朊蛋白错误构象扩增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分别将辅助因子从sPMCA底物中去除,观察在某一种辅助因子缺失的情况下,具有蛋白酶K抗性的错误构象能否持续扩增。结果显示,当sPMCA底物中缺失Triton和RNA时,错误构象不能持续扩增;而缺失POPG时,错误构象却能获得持续扩增。这表明,sPMCA体系中的各项辅助因子对具有蛋白酶K抗性的错误构象扩增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底物中缺失了POPG,但存在Triton、能替代POPG形成一定的疏水环境,使错误构象得到扩增。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本实验室均通过上述sPMCA体系从无至有制备得到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朊病毒,分别命名为rPrP-resOSU和rPrP-res17kD。接种rPrP-resOSU和rPrP-res17kD后小鼠的存活时间分别平均为150天和172天。本文对这两者进行了神经病理学的分析和朊病毒的生化特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构象的差异。随后又将这两种朊病毒在同地同一物理超声环境下进行扩增,将所得朊病毒分别命名为rPrP-resOSU/ECNU和rprP-res17kD/ECNU,进行生化特性分析、动物接种实验和神经病理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原先具有显著差异的生化特性随着在同一环境的扩增下逐渐消失,而通过神经病理学的分析发现,原先产生差异的部分也发生了改变。由此说明,从无至有制备所得的朊病毒构象并不是唯一的,同时会随着sPMCA体系环境的改变发生构象的转变。综上,sPMCA体系的辅助因子和超声孵育等物理条件对朊蛋白构象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解析了朊蛋白构象转变的过程,证实和补充了“朊病毒假说”,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静雨;;朊蛋白可能也有益处[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10期
2 朱小玲;刘永生;张杰;吴润;陈豪泰;姜海霞;路伟;谢庆阁;;秦川黄牛成熟朊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9期
3 杜芬;梅芳华;肖庚富;梁毅;;牛朊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5期
4 刘雯,左O;朊蛋白及朊蛋白疾病[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7年06期
5 郭英;朊蛋白疾病[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6 孙晗;刘存歧;;重组人朊蛋白成纤维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7 许彩民,潘华珍;朊蛋白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1年03期
8 彭丽;胡萍萍;李原芳;;α,β,γ,δ-四(对磺苯基)卟啉与细胞型朊蛋白的体外作用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肖赛金;胡萍萍;谭克俊;甄淑君;黄承志;;肝素诱导人细胞型朊蛋白构象变化的光谱表征[J];化学学报;2010年10期
10 呼志斌;吴润;刘湘涛;陈建华;赵春林;;黄牛朊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复性与活性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苑方重;张珠明;赵德明;;金属离子与朊蛋白疾病[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管峰;石国庆;杨利国;;乳中朊蛋白及安全性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陶利明;王志亮;;朊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宁章勇;赵德明;;朊蛋白基因在金黄地鼠脑和外周组织的动态表达定量[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宁章勇;赵德明;于博;孔小明;;处理重组牛朊蛋白对接种金黄地鼠脑组织朊蛋白的效应[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珠明;赵德明;;朊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A];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俞国华;陈建泉;俞慧清;刘思国;张爱民;陈娟;徐旭俊;沙红英;吴友兵;张绪峰;吴国祥;徐少甫;成国祥;;通过体细胞基因打靶制备朊蛋白基因敲除山羊[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杨秀进;杨利峰;赵德明;;牛、羊、人等六种朊蛋白的全真表达、纯化及复性方法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德明;;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豪泰;张杰;刘永生;吴润;;羊与麝朊蛋白基因的序列差异[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刘克元 特约记者 徐雅金;重组朊蛋白可抑制“疯牛病”传播[N];健康报;2013年
2 ;美国“新牛”不染疯牛病[N];天津日报;2007年
3 本文由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垃圾处理”系统失灵[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彬彬;N-端23-30位氨基酸对朊蛋白胞吞、抗氧化功能及繁殖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宁章勇;朊蛋白基因表达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吉斌;抗—牛朊蛋白单链抗体检测系统的构建、表征与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杰;哺乳动物朊蛋白与叠朊的原核表达及牛朊蛋白单抗制备[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周拯;大分子拥挤环境中朊蛋白错误折叠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胡萍萍;基于朊蛋白—核酸适配子相互作用的朊蛋白定量生物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吴润;偶蹄动物朊蛋白基因结构特征及其重组蛋白抗原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8 刁小龙;鸡朊蛋白参与DF-1细胞增殖粘附的功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9 梅芳华;牛、鼠、兔朊蛋白理化性质比较及朊蛋白的互作蛋白KCTD1的分析[D];武汉大学;2014年
10 钱海蓉;朊蛋白基因及细胞型朊蛋白与增龄和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鸡朊蛋白的抗血清制备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朝霞;限制性酶改性小麦谷朊蛋白乳化作用及乳化机理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3 陈建华;牛朊蛋白3个单氨基酸变异体的原核表达及其包涵体蛋白的变性与复性[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4 马俊俊;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确定细胞型朊蛋白与浮舰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区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梅国勇;朊蛋白与信号蛋白14-3-3β相互作用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6 彭丽;基于核酸适配子和纳米颗粒的朊蛋白检测及活细胞标记成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姜中毅;马麝朊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8 郭洪伟;朊蛋白的细胞膜定位与其构象转变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伍志伟;牛朊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脑组织中分布的检测[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10 刘东;梅花鹿朊蛋白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5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7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