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预后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5 22:30

  本文选题:缺血性卒中急性期 切入点:抗血小板聚集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单抗与双抗)由于其在抗栓的不同环节作用不同的靶点[1],成为卒中急性期的主要抗栓方案。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双抗)可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血小板活化,具有协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但是也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而在临床上谨慎应用。2013年之前于双抗对比单抗的研究,除研究对象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者的两个实验(2005年CARESS[3]和2010 CLAIR[4]实验),其他实验并未发现双抗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然而在2012的一项荟萃分析[5]当中显示双抗优于单抗,在出血风险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2013年CHANCE[6]研究中,显示双抗治疗显著降低了 90天卒中复发相对风险,而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单抗与双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目前颇具争议性;而之前许多相关研究主要对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效果,结局指标也主要集中于评价抗血小板治疗后卒中的再发风险,对于患者功能预后的恢复如残障水平的评价则较少。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对于患者残障水平的改变可能不同。CHANCE另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双抗在改善患者残障水平方面优于单抗,降低预后不良率1.7%[7]。但是这项研究纳入的是小卒中及TIA(非致残)人群,其功能残障主要依赖于再次复发卒中而形成,单抗药物为阿司匹林。另一项关于三抗与双抗在降低残疾率及生活依赖方面的效果对比研究[8]正在进行中。本研究主要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致残人群,探讨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双抗与单抗(主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vs氯吡格雷)对患者残障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目的:这个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的数据,来评估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方案(主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vs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残障水平及残障水平改变程度)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及随访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的数据。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一共131例,患者的从发病到医院治疗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详细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组归为双抗组,单联抗血小板药物归为单抗组;按mRS评分将预后分为:预后良好mRS 0-2,预后不良mRS 3-6。近期预后指标:出院时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出院时mRS评分差值(入院时mRS评分一出院时mRS评分)。远期预后指标:3个月后的mRS评分、3个月后mRS评分差值(入院时mRS评分—3个月后mRS评分);安全性指标:3个月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分析双抗组与单抗组预后的差别,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双抗组与单抗组mRS评分差值的差别,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统计检验水准为0.05(双侧),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结果:纳入规律随访并取得相应完整资料的患者131例。1、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总体预后不良率呈下降趋势;而3个月后的残障水平的改变程度较出院时有进一步提高趋势。但单抗和双抗对患者出院时及3个月后功能预后的恢复(残障水平和残障水平的改变程度)的影响无差别(P0.05)。2、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无论单抗组还是双抗组3个月内均未发现出血事件,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无差别。3、除心脏病患者外,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及卒中病史阳性患者使用双抗的预后良好率有高于单抗的趋势(P0.05)。4、入院预后(mRS评分值)影响出院时(P0.01,OR 8.391,95%CI 3.992-17.638)及 3 个月后预后(P0.01,OR 7.399,95%CI 3.067-17.849),入院mRS评分越高,出院及3个月后预后不良风险越高。结论:综上所述,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总体预后有改善趋势,但单抗和双抗对患者功能预后的恢复(残障水平和残障水平的改变程度)的影响无差别,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也无差别,临床医师在脑卒中急性期双抗治疗的选择上应谨慎;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及卒中病史阳性患者使用双抗的预后良好率有高于单抗的趋势;入院预后影响出院及3个月后预后。防治高危因素以预防卒中的发生以及尽量降低卒中发生时的功能缺损情况至关重要。但本研究采用单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存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相对不足,仅供临床实际应用参考。
[Abstract]:Background :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therapy ( single and dual anti - platelet aggregation ) has been a major anti - platelet regimen in the acute phase of stroke due to its different role in anti - platelet aggregation . The combination of anti - platelet aggregation drugs ( dual anti - platelet aggregation )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and safety . However , in a meta -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in 2013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and safety .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regimens ( mainly aspirin , clopidogrel vs clopidogrel ) on the pro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in the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 Conclusion : In conclusion , the highe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 the higher the prognosis is , the higher the prognosis is , the higher the prognosis after discharge and 3 months .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清斌,魏敏杰,段志泉,张海强,LB Schwartz,辛世杰;Batroxobin reduces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4年06期

2 吴刚,黄峰平,任惠民;DF-521巴曲酶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区补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4年04期

3 ;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J];中国肿瘤;2008年05期

4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8期

5 王晓锋;陈乃宏;王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6 王宇卉;;缺血性脑卒中的抗凝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0年10期

7 王拥军;王春雪;缪中荣;;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04期



本文编号:1716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16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