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及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3 23:30

  本文选题:木犀草素 + 替莫唑胺 ; 参考:《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效应,并阐明木犀草素的低毒性和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木犀草素和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和人正常脑细胞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木犀草素对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木犀草素和替莫唑胺对U87-MG细胞转移能力;采用非放射性NF-κB EMSA试剂盒测定U87-MG细胞中NF-κB表达。结果:随着木犀草素和替莫唑胺浓度的增加,U87-MG细胞生长抑制率从(0.08±0.01)%分别增加到(87.30±8.45)%和(81.94±7.32)%,木犀草素和替莫唑胺对的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30.54±2.98)和(32.79±3.08)μmol/L;但木犀草素作用下的正常脑细胞的生长并未受到明显的抑制。木犀草素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时,对U87-MG细胞的生长抑制起到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和替莫唑胺存在下的U87-MG细胞的侵袭能力从(100.36±8.91)%分别降到了(15.48±1.23)和(27.66±2.76);U87-MG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相对活性增加了(90.44±5.61)%,并能够NF-κB信号的表达下调了(89.64±6.77)%。结论:低毒性的木犀草素可能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凋亡caspase-3酶联反应的方式对U87-MG细胞的侵袭、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并与低浓度的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Abstract]:AIM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temozolomide on the growth of U87 - MG and human normal brain cells in human glioma cell line U87 - MG by MTT method . The inhibitory rate of the U87 - MG cells increased from ( 100.36 卤 8.91 ) % to ( 87.30 卤 8.45 ) % and ( 2.79 卤 3.08 ) 渭mol / L , respectively .

【作者单位】: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分类号】:R739.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晓鹏;孔琳;胡超苏;;放射治疗合并替莫唑胺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4期

2 杨宁蓉;王琳;秦叔逵;;替莫唑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年11期

3 曾毅;罗林;袁红平;刘金成;;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32例观察[J];云南医药;2009年03期

4 潘浩;;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6期

5 李宏业;徐军;周士振;王秀华;赵玉娥;朱玉方;陶荣杰;;替莫唑胺配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12期

6 孙国涛;孙祥民;陶荣杰;;替莫唑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5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年11期

7 王燕;;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口服替莫唑胺化疗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8期

8 周保元;毛庆;王鹏;王翔;谢飞;刘艳辉;;替莫唑胺在胶质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年01期

9 彭济勇;曾建伦;朱泽文;陈明伟;占志强;;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2008年11期

10 李方明;聂青;徐世侠;杨平;于新;康静波;张丽萍;张军;;高度恶性脑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国产)化疗临床研究[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军;周士振;朱玉方;陶荣杰;;替莫唑胺配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新东;郎岳明;励勇;徐将荣;高峰;李江;余建军;;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宋诸臣;杨磊;魏金芝;丛智荣;彭春雷;;替莫唑胺联合美罗华治疗复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例报告)[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鹏;傅伟明;张宏;石键;;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残留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爽;李鸿彬;;替莫唑胺对脑转移肿瘤的治疗研究报告[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李学元;王运华;张连群;;替莫唑胺化疗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分析[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朱巍巍;李晓兴;左剑玲;许期年;王秀云;王之敏;孙春明;周幽心;周岱;;替莫唑胺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继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的筛查[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烨;李昊;曹勇;;白藜芦醇增效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马晓东;狄淬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临床观察[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喻建华;万会平;;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雷诺岛;彻底击毙毁灭性疾病[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彦廷;长链非编码RNA RP11-838N2.4通过miR-10a调控脑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性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樊天禹;胶质母细胞瘤中抑制EZH2的表达改善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晓明;人脑胶质瘤中DEC1的表达对烷化剂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4 林靖;泛素连接酶Fbw7在人脑胶质瘤增殖、侵袭、迁移以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5 亓旭晨;DNMT1介导miRNA-20a调控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林洪;白藜芦醇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并增强替莫唑胺药物敏感性作用的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宋振华;survivin在替莫唑胺诱导的胶质瘤细胞凋亡及老化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崔勇;RNA干扰AKT2对脑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9 朱巍巍;替莫唑胺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继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的筛查[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程全;替莫唑胺通过调控miR-223/PAX6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辉;替莫唑胺同期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孙浩;不同替莫唑胺用药规律对胶质瘤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珊珊;新烷化剂替莫唑胺酯抗脑胶质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梁会娟;紫杉醇增强替莫唑胺对胶质瘤U87细胞敏感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赵海涛;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6 陈正新;c-Myc-miR-29c-REV3L信号通路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高翔;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8 徐媛媛;紫杉醇—替莫唑胺共载纳米复合温敏凝胶系统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赵倩茹;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10 王勇;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94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794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