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AR1-EAAT2通路抑制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能力
本文选题:多巴胺 + 谷氨酸 ; 参考:《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Glu摄取含量的变化,反转录PCR检测TAAR1、EAAT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AAR1、EAAT2蛋白水平;采用TAAR1小干扰RNA(siRNA)和TAAR1质粒转染DA处理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表达水平并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Glu含量。结果 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AAT2水平降低,TAAR1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Glu含量上升。DA处理经TAAR1 siRNA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调EAAT2水平,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减少;DA处理经TAAR1质粒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则EAAT2降低,培养上清液中Glu的含量增加。结论 DA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TAAR1-EAAT2信号通路,减弱细胞Glu摄取能力,引起细胞外Glu蓄积,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opamine (DA) on the uptake of glutamate (Glu1) in primary astrocytes and the effect of DA on the Glu uptake of astrocytes through the signal pathway of 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 1 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TAAR1-EAAT2. Methods Amplex Red assay ki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Glu uptake by DA treated primary astrocytes,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TAAR1 / EAAT2 mRNA and the protein level of TAAR1 / EAAT2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The expression of EAAT2 was detected by TAAR1 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s and TAAR1 plasmid transfection into DA treated primary astrocytes by Western blot, and the Glu content of culture supernatant was measured by Amplex Red assay kit. Results the EAAT2 level of primary astrocytes treated with DA decreased the level of tact AR1 increased, the Glu content of culture supernatant increased. DA treated primary astrocytes transfected with TAAR1 siRNA increased the level of EAAT2. The content of Glu in culture supernatant was de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Glu in supernatant was increased when EAAT2 was decreased when DA was treated with TAAR1 plasmid transfected astrocytes. Conclusion DA can decrease the ability of Glu uptake and in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Glu through affecting the TAAR1-EAAT2 signaling pathway of astrocytes, thus impairing the function of astrocytes.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神经老化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042,81300308)
【分类号】: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刘宽;王伟;;成年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的差异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05期
2 沈维高;何欣;王振江;;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英国科学家确定星形胶质细胞新功能[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7期
4 靳哲;赵忠新;;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2年01期
5 李军杰,张致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解旭东,田国红;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1期
7 牛富生,王德文,祝西里,解恒革,王鲁宁;脉冲微波照射后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延迟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9期
8 林卫红,张淑琴,孟红梅,金梅香;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性癫痫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9 王晓梅,饶明俐,冯加纯;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动态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10 李勇,郑荣远,王小同,李剑敏,邵蓓,潘建春,杨学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庆莹;赵珠峰;朱长庚;;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复发中的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赵玉武;程晓娟;;星形胶质细胞与脑水肿的形成[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3 曾俊;李康生;;柯萨奇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鲍欢;徐晓云;顾晓波;徐霞红;胡晖;;缺氧后水通道蛋白4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熊加祥;白云;宋敏;王艳艳;杨晓亚;;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免疫分子维持大脑免疫稳态[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曹荣;饶志仁;;低渗刺激后缝隙连接蛋白在培养的大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表达变化[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邓方;冯加纯;饶明俐;;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缝隙连接功能变化规律及机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武明明;孙晓川;殷成;周帅;吴海涛;;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变化的实验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萍;王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邓方;冯加纯;饶明俐;;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缝隙连接功能变化的规律及机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胡德荣;星形胶质细胞由“天使”变“魔鬼”原因找到[N];健康报;2012年
2 刘霞;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室培育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3 吴一福;黄芪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时间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班玮;德国脑细胞再生研究取得新进展[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维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钟志宏;亚铁离子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香芹酚在实验性脑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徐进;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AQP4内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秦花萍;星形胶质细胞在免疫刺激诱发的幼年小鼠癫痫发作易感中的作用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齐杰;舒巴坦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p38 MAPK通路上调GLT-1的表达发挥抗氧葡萄糖剥夺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6 李学忠;星形胶质细胞在脂多糖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8年
7 曹旭;1,,5-二咖啡酰奎宁酸预处理对星形胶质细胞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晓佳;5-脂氧酶和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损伤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萍;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徐光锦;大鼠海马脑片星形胶质细胞线性膜电导及细胞间电偶联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鹏霞;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辉;星形胶质细胞上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颞叶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邓子辉;瘦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4 魏丽;Pannexin-1对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及谷氨酸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5 姜伟;IL-10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中IFN-γ诱导IDO表达调控机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兵;LPS诱导大脑皮层Ast的活化及对Kir-4.1表达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5年
7 黄睿;HCMV感染上调人星形胶质细胞IGF2分泌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D];青岛大学;2015年
8 尹诺;银杏内酯B和白果内酯对星形胶质细胞清除α-突触核蛋白作用的影响及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9 阮中繁;布美他尼影响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及其AQP4mRNA的表达[D];南华大学;2015年
10 朱坤婷;硫氧还蛋白1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OGD/R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4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5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