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慢性背根节压迫诱致DRG大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和I_h电流显著上调
本文选题:背根节慢性压迫 + DRG神经元 ; 参考:《神经解剖学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CCD模型模拟的腰背痛诱致的DRG大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压迫腰膨大L4/L5 DRG的CCD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腰背痛的触诱发痛表现。制备整节L4/L5 DRG标本,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去极化电流刺激诱致的DRG大型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结果:对直径50μm的健康的DRG大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给予去极化方波电流刺激可以诱致CCD模型大鼠DRG大神经元呈现兴奋性增强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相同刺激强度的电流注射在CCD模型DRG大神经元上诱致的动作电位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元。同样的细胞放电增强也见于给予细胞斜波电流刺激。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分析显示CCD模型大鼠上DRG大神经元的I_h电流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结论:CCD模型可以诱致DRG大神经元呈现超兴奋状态,该兴奋性增强的状态主要由I_h电流增强来介导,为认识神经损伤诱致的病理性痛觉敏化尤其是触诱发痛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citability of DRG neurons induced by low back pain induced by CCD model in rats and its ion channel mechanism. Methods: the CCD model of chronic lumbar enlargement L4/L5 DRG was established in rats. The whole L4/L5 DRG specimen was prepared and the excitability and ion channel mechanism of the large DRG neurons induced by depolarization current stimulation were recorded by whole-cell patch clamp technique. Results: the whole cell patch clamp records were performed on 50 渭 m healthy DRG neur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imulation of depolarized square wave current could induc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xcitability of DRG neurons in CCD model rats. The frequency of action potential induced by current injection of the same stimulation intensity on the large DRG neurons of the CCD mod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me increase in cell discharges is also found in cell oblique current stimulation. Further mechanis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 _ (th) h current of DRG neurons in CCD model ra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rats. Conclusion the DRG large neurons can be induced to be hyperexcited by the 1: CCD model,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xcitability is mainly mediat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 _ (th) h current. It provid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thological pain sensitization induced by nerve injury, especially the nerve mechanism of tactile induced pain.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暨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学员1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949,31471059,31671088)
【分类号】:R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健,张万琴,梁熙南,韩济生;电针对大鼠不同脑区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活性的影响[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8年04期
2 王幼华,徐珞,,毕希铭,陶尚敏;反复癫痫发作对大鼠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年03期
3 许增禄;;脑移植物帮助大鼠认路[J];国外医学情报;1983年02期
4 刘永坚,严徽谨;大鼠全脑性缺血及再灌过程中某些脑生理、生化及形态学变化的观察[J];生理科学;1988年05期
5 徐珞,王海青,陶尚敏,周颖斌;听源性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6 高洪博;王翠兰;荆静;王旭平;;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5期
7 张克凌,刘晓萍,毕希铭,徐珞,陶尚敏;癫痫发作对大鼠学习的影响及其与铜、锌含量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02期
8 许春伶;赵倩;王雯;李继梅;脱厚珍;甄攀攀;陈葵;毕鸿雁;;艾塞那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9 张俊梅;范玉颖;王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神经功能和病理改变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年41期
10 李剑波,陈家伟,冯振卿,马洪太;糖尿病对大鼠外周神经形态结构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恒;冯国营;刘桂香;;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张宇浩;汪昕;;睾酮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机制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高英;沈爱国;;β-1,4-GalTI在Lewis大鼠急性EAE模型中的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4 高英;沈爱国;;β-1,4-GalT-Ⅰ在Lewis大鼠急性EAE模型中的初步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路蔚;王新平;张文治;阎晓玲;张向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超;吴鹤鸣;井小荣;梁秦川;郭恒;高国栋;张华;;皮层电刺激对抑制氯化铁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和改善行为学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俊;谢俊霞;;6-OHDA单侧损毁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铁浓度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杨丽平;赵敬湘;王蕴芳;南雪;白慈贤;李露斯;裴雪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的生长[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胡豫;周薇;王华芳;魏文宁;;组织因子在大鼠脑微血管血栓形成中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梁益;孙红斌;;慢性LPS模型的制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夕;曹晓华:制造聪明老鼠[N];北京科技报;2009年
3 张建松;NR2B转基因 “聪明大鼠”诞生[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抗氧化酶有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NALP1炎症小体在大鼠神经痛及痛情绪中的作用及电针缓解痛情绪作用观察[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志福;脊髓脂氧素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李盛杰;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对动脉瘤壁退行性改变影响的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余丽娟;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层和海马COX_2/PGI_2/PPARβ通路变化及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5 周小勤;UC-MSCs通过IL-8促进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建雄;17-AAG在SD大鼠短暂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晁秀华;局部应用壳聚糖—磷酸甘油—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凝胶联合静脉导管治疗大鼠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谢光斌;胞浆型凝溶胶蛋白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范丹峰;甲烷对大鼠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10 杨少兵;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镇痛疫苗应用于大鼠的安全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婧;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不同毁损大鼠多巴胺转运蛋白与褪黑素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珠;跑台运动对脑缺血大鼠空间记忆、Ku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周涛;TLR4-MyD88信号通路与大鼠远程缺血后适应脑保护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梁鹏;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季亚成;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脑组织Foxp3的表达变化及与NSS评分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周方方;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HIF-1α及HSP70表达的影响[D];成都医学院;2015年
7 张坤;MCU、MICU1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孙晨;头部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mTOR通路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备;强制性运动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和脑内ERK表达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孙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84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88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