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转基因治疗根性撕脱以及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英文)

发布时间:2018-06-18 01:28

  本文选题:骨髓损伤 +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 参考:《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难以成功治愈根性撕脱和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或慢性疼痛.基因治疗有可能为有效地治疗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并减轻对病人、家庭、医疗机构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癌症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已解决了临床许多挑战性的问题,靶点基因的脊髓损伤研究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本综述从臂丛神经撕脱伤和脊髓损伤相关的血脊髓屏障的解剖和病理表现,脊髓损伤和根性撕脱伤基因治疗的种类,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活体动物应用到的基因转运载体的种类,重点阐述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转基因治疗在脊髓的转运路径.靶向脊髓的基因治疗已有很长时间,但仍然有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如何有效地转导病毒载体入在体动物的神经元仍未清楚.在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设计上的问题未解决之前,临床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Abstract]:Root avulsio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are very important diseases in clinic. There are many clinical treatments, but it is difficult to cure paralysis or chronic pain caused by root avulsio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Gene therapy is likely to effectively treat root avulsio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and mitigate the impact on patients, familie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world economy. Gene therapy has solved many challenging clinical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The research of target gene spinal cord injury has moved from laboratory to clinic. This review reviews the anatom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associated with brachial plexus avulsio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the types of gene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root avulsion, and the types of gene transport vector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in vivo. Focus on viral and non-viral vector translocation in the spinal cord. Gene therapy targeting the spinal cord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how to effectively transfer the virus vector into the neurons in vivo remains unclear. Clinical treatment needs further study before the safety and design of virus vectors are resolve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471030) 广东省科学基金项目(2014A020212070,2015A03011014) 广东省科学技术项目(201510010208)~~
【分类号】:R6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Andrew P Tosolini;Renée Morris;;Viral-mediated gene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SCI) from a translational neuroanatomical perspectiv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ZILUNDU Prince L M;周丽华;;转基因治疗根性撕脱以及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英文)[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瑞峰,才书春,张强,张杰,晋记龙,靳建明;低场强MRI扫描对脊髓损伤的评价[J];山西临床医药;2000年12期

2 关骅,唐和虎;脊髓损伤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3 吴文坚;脊髓损伤的心理效应[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00年02期

4 詹海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J];现代康复;2001年06期

5 于笑难,蒋品;脊髓损伤患者偏瘫与血清瘦素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6 邓宁;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展望[J];医学文选;2001年06期

7 任少华;脊髓损伤患者的咳嗽阈值[J];中国康复;2001年04期

8 邱卓英 ,施红梅 ,马洪卓;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康复策略[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年06期

9 ;修复脊髓损伤的新方法[J];河南医学研究;2002年04期

10 ;社区脊髓损伤患者对多方位扩大服务范围的需求[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铁强;冯世庆;;21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叶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泽华;许以秀;黄小虹;;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吕卫军;;脊髓损伤康复的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孙阳;吕政;高敏;李胜活;;脊髓损伤早期康复在我院开展现状及开展早期康复理由[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吴波;任先军;郭树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蔡培强;汤逊;;脊髓损伤的移植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白跃宏;;脊髓损伤的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老年康复学术大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复诊疗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8年

9 万里;史文博;廖利民;;夜间阴茎勃起测定系统对不同平面脊髓损伤者的观测[A];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男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周谋望;;脊髓损伤康复进展[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亚军;首届全国脊髓损伤外科治疗与康复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2 ;北京:脊髓损伤发病率过高[N];健康时报;2003年

3 编译 于娜;早期脊髓损伤有新疗法[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通讯员 陈亚伟 记者 徐丹鹿;我国每年脊髓损伤者数万人[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上海杨浦 朱群邦;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居环境改进[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6 上海浦东 陆至顺;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征[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7 ;脊髓损伤康复赶早[N];保健时报;2005年

8 郑颖t,

本文编号:2033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33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