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8-06-22 05:06

  本文选题:缺氧缺血性脑病 + 新生儿 ; 参考:《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2周后,测定两组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PDI、MD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运动、智力的发育。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on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Methods: 66 children with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admitted in E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3) and control group (n = 33).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neonatal behavioral nerve scores were measur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motor development index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dex (mental develop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neonatal behavioral nerv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at the 3rd and 6th month after birth, the MDI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rythropoiet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作者单位】: 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分类号】:R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文静;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2 黄莉,蒋犁;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03年07期

3 周秀英;顾曜芳;;32例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应用甘露醇疗效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9年05期

4 孟令强,陈光连,薛波,尹石华,张宝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的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0年03期

5 郭丽,孙彦波,文香淑,唐伟,李晓捷,武小辉,尹航;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02期

6 范俊彦;纳洛酮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8期

7 潘侣贤;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华夏医学;2002年02期

8 焦福利;感觉刺激及早期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2年03期

9 李爱荣,童雪涛,孙瑾;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小儿智力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10 蒋秀莲;高海拔地区缺氧缺血性脑病肾功能损害55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贤峰;李新房;刘伟;;表现为肠梗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晖;张菊平;陈蕊;宋天保;;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胆红素与血红素加氧酶1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葛铭;张瑞莉;郑世民;高雪丽;;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盛汉生;许惠红;郑伟平;;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4例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戴晓琼;陈翔;;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永红;;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钙的关系-附5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姚志营;;心肌酶增高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8 郭岳霖;刘国瑞;程英;饶海冰;郑文斌;关计添;;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脑部ADC图分区与临床及病理学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柳国胜;赵小朋;吕回;王斌;白波;朱秀顺;钱淑鸯;封志纯;聂川;;1,6-二磷酸果糖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内环境的改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霞;梁力泳;;纳洛酮佐治中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衣晓峰;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响预后——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罗伟奋;新生儿脑病“亚低温”抢救安全有效[N];健康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静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应用前景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王彤;生长抑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肠损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3 陈中婕;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听觉诱发电位与血清NSE的变化[D];暨南大学;2009年

4 韩英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D];昆明医学院;2004年

5 阎娜;谷氨酸受体阻滞剂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6 于鹏;沙棘总黄酮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D];兰州大学;2007年

7 崔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维清;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心肌损伤和环磷腺苷葡甲胺的防治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晓倩;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的DWI影像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10 冯敏;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S100B蛋白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051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51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