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后循环缺血进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15 10:31
【摘要】: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的后循环TIA患者30例,均经头部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用3.0 T HR-MRI对椎-基底动脉斑块进行检查,评估斑块性质及稳定性,根据斑块稳定性结果分为稳定组(16例)与不稳定组(14例)。随访24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就诊至发生后循环梗死的时间及比例。结果不稳定组发生后循环梗死时间明显短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7.0,20.0)个月比24.0(22.5,24.0)个月,Z=-2.755,P0.05]。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发生后循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5/16、8/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对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进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3. 0 T 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 in the evaluation of vertebrobasilar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the progress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Methods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 30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TIA were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u City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 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Mr angiography of their heads to have vertebrobasilar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Vertebrobasilar artery plaques were examined with 3.0 T HR-MRI to evaluate the plaque nature and s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laque stability, the plaques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group (16 cases) and unstable group (14 cases). Follow up for 24 months, record and compare the time and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visit to the occurrence of circulatory infar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n unstabl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stab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1.5 (7.0 卤20.0) months vs 24.0 (22.5 卤24.0) months (P 0.05)]. The proport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ory infarction in stable group and unstable group was 5 / 168 / 1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HR-MRI evaluation of vertebral-basilar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s valuable for the progress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disease.
【作者单位】: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基金】:常熟市科技发展计划(社会发展)项目(CS201421)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春,徐培锡,薛寿儒;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江苏医药;2000年11期

2 于晓燕,高世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3 于晓燕,高世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报告[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3期

4 李珍辉,张樨,白萍;钠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4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5 王力英,朵振顺;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特点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关系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姜树军;戚晓昆;刘建国;段枫;;12例基底动脉极度过长弯曲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7 ;后循环缺血[J];中国乡村医药;2007年02期

8 张哲林;赵世刚;;克林澳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刘茜;;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76例[J];中医学报;2010年02期

10 路文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0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秋燕;胡兴越;;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维治;;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解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次血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罗翌;;眩晕与后循环缺血[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姜树军;戚晓昆;刘建国;段枫;;12例基底动脉极度过长度弯曲临床特点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孟繁华;孙博谦;;影响后循环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黄如训;粟秀初;郭玉璞;;椎-基底动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浅见[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广西;张伯兴;刘书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8 王庆松;向阳;王俊;;后循环缺血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姜树军;杨文;汪丽芳;;椎动脉在基底动脉偏离弯曲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黄睿;丁美萍;;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云涛;专家呼吁对后循环缺血加强认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江春;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何世桢;耳聋耳鸣查查脑血管[N];健康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伟;椎动脉优势和基底动脉弯曲对后循环梗死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张道培;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梗死的关联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李晖;椎—基底动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灌注多参数MR成像[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旭婷;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年

5 吕平;Na~+,,K~+-ATP酶在缺氧性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张海峰;线粒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在颅内动脉瘤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廉昌;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特点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贺超;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笛;椎基底动脉纡曲延长症对后循环脑血流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韩红霞;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部位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于振江;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勇;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解剖学基础及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孟庆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杨倩;应用经颅多普勒流速和搏动指数诊断后循环缺血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杨璐;MRA基底动脉不显影的后循环梗死:89例临床研究报道[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晶晶;椎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23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123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