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与脑卒中运动康复

发布时间:2018-07-20 09:52
【摘要】:背景及目的:缺血性脑损伤不仅导致病灶累及的局部脑区和纤维束发生急性损伤,也造成一系列继发损伤,包括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神经机能联系不能和神经退行性变等。因此,脑卒中患者不仅存在病灶本身的变化,还存在一系列继发改变,包括病灶周围和具有连接基础的更广泛的功能网络水平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甚至发生在健侧大脑半球。研究表明尽管脑卒中致残率很高,但多数患者在发病后几周至几个月不论是否有临床干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康复。目前研究认为这种运动功能自发康复是相关脑区功能重组的结果。首先,脑卒中运动损伤患者中病灶对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在康复过程中变化显著,但是其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遏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从纵向的角度探索病灶对侧感觉运动皮层静息态功能连接在皮层下脑卒中后运动康复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与运动康复的关系。其次,一系列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运动损伤患者在感觉运动网络存在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显著改变,但是其他脑区功能连接是否也有这种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是否参与损伤后运动功能重组目前还缺乏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第二部分应用同源体素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分析皮层下脑卒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同源脑区间功能连接与正常人的差异及纵向变化规律,并研究这种变化规律与功能康复的关系。最后,感觉运动网络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已经在多项研究及本文前两部分中得到证实,但是这种变化的潜在机制及其与结构损伤的关系仍未知。尽管功能连接分析在组水平得到大量认可,但是至今没有对于功能连接在个体水平纵向变化的研究。本研究第三部分旨在结合皮质脊髓束损伤情况分析脑卒中后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在个体水平纵向变化。对象及方法:本研究入组19名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单发皮层下运动通路损伤病灶伴显著运动功能损伤,同时纳入19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依次于患者发病后1周、2周、1月、3月及1年分五次采集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并且使用运动力指数(motricity index,MI)作为对相应时间点运动康复状态的评估指标。1.病灶对侧感觉运动皮层被定义为健康对照进行动手任务时激活最强体素为核心的脑区。静息态功能数据的预处理、功能连接分析及统计采用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的SPM8软件及REST软件包。预处理后的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以病灶对侧感觉运动皮层为种子点与感觉运动皮层其他体素计算功能连接,应用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Effect Model)计算得到其静息态功能连接随着发病后时间显著变化的脑区,并统计分析其与运动力指数纵向变化的相关性。2.静息态功能数据采用DPARSFA工具包进行预处理、VMHC计算及结果统计。之后采用ANOVA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VMHC存在差异的脑区,并应用混合效应模型计算得到VMHC随着病程显著变化的脑区,并分析其与运动力指数纵向变化的相关性。3.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五个时间点采集完整的6名患者以及与其性别年龄完全匹配的健康对照6名,在脑卒中患者病后1周内、2周、1月、3月及1年设5个时间点纵向跟踪采集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及DTI数据并评估相应运动康复状态。针对DTI数据使用感兴趣区方法提取脑桥下端相对分数各向异性(r FA)作为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华勒氏变性程度指标。静息态功能数据采用DPARSFA工具包进行预处理、VMHC分析及结果统计。最后在个体水平同时分析VMHC随时间线性变化显著脑区及早期减低显著脑区随时间变化曲线。另外我们也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并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1.相较于正常对照,患者病灶对侧感觉运动皮层与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均表现为急性期减弱之后随着病程逐渐增强,并于1年后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同时我们发现脑卒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皮层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与MI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病灶对侧大脑半球内初级感觉运动皮层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与MI值变化不存在相关性。2.脑卒中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VMHC显著减低的脑区包括基底节、丘脑、初级运动皮层、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前额叶、颞中回;脑卒中患者颞下回较正常对照组VMHC显著增高。同时我们发现初级运动皮层、顶下小叶、楔前叶、小脑、杏仁核的VMHC在脑卒中患者中随病程显著线性增强;而颞下回的VMHC随发病时间线性减低。进一步发现这些VMHC的随时间线性变化与MI值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3.脑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r FA在发病早期逐渐减低,并于三个月后达到稳定。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内VMHC随病程线性增强的脑区为初级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脑卒中急性期VMHC较对照减低显著脑区主要为初级感觉运动皮层。分析脑卒中后VMHC纵向变化情况发现急性期(TP1、TP2)均有所减低并与损伤情况无明显规律,康复较好患者亚急性期(TP3)出现反弹,慢性期缓慢增长,其中于TP4达到接近正常水平的患者康复较好。结论:1.本研究纵向描绘病灶对侧感觉运动皮层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变化规律,并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皮层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增强可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2.皮层下脑卒中后双侧大脑半球同源脑区间功能连接较正常人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差异不仅发生在运动直接相关脑区,也发生于认知相关脑区,并且运动相关脑区和认知相关脑区具有不同的动态演变模式。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纵向描绘个体水平感觉运动皮层VMHC及皮质脊髓束r FA变化规律,对组水平研究进行了补充验证,表明不同康复程度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接具有不同的变化模式。
[Abstract]: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 In this study , the changes of functi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and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i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of stroke after stroke have been studied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 the dynamic changes of VMHC i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of MI value .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邵辉;杨超;陈真诚;肖文香;王冬翠;田树香;;多重分形与层次聚类在脑静息态fMRI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江林;张体江;;静息态fMRI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2期

3 左西年;;人脑功能连接组关联研究(fCWAS)[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S1期

4 张锟;娄明武;;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在药物依赖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5期

5 朱一芳;李传富;;静息态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年04期

6 薛伟;徐海波;范文亮;;静息态下耳鸣患者脑区域功能连接的BOLD-fMRI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5期

7 邱昌建;穆超;沈聃琳;叶应华;孟雅婧;杨彦春;;广泛性焦虑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5年05期

8 陈明;李凤;韩福刚;唐光才;杨国庆;付泉水;;DTT评估脑梗死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9 钟元;赵翠花;陶玲;张志强;戚荣丰;卢光明;;静息态fMRI分析方法及其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10 Jeong Pyo Seo;Sung Ho Jang;;Disappearance of unaffected motor cortex activation b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cerebral infarct[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静;;诱发肩关节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肩胛骨运动能力的影响[A];2013年河南省中风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白金柱;洪毅;关骅;王一昕;张军卫;唐和虎;姜树东;李想;王方永;陈世铮;;重复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促进脊髓损伤后皮质脊髓束功能重塑[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梓菁;基于多元Granger因果分析的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林世坚;火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王美豪;语言功能脑区与运动性失语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周广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薛婷;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异常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丽琴;重度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分析及大鼠脑磁共振解剖图像模板的制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3年

7 喻大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方继良;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9 胡楠茶;心智游移和注意网络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秦文;视觉剥夺后脑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林;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fMRI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2 高金松;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成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何婷;基于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大脑网络研究及判别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甘云;基于MPCA的大脑认知状态分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姜广英;基于fMRI及DTI的早期帕金森病中丘脑底核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郭志伟;基于扣带回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结构功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何洋;基于文本挖掘的抑郁症脑网络统计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马超琼;结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和静息态fMRI对抑郁症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林琳;慢性期脑桥梗死患者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多模态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嘉君;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3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133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