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帕金森病伴很可能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2 11:56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 Parkinson disease)伴很可能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2017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符合2015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帕金森病最新诊断标准的PD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44例,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记录他们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人口统计学资料及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等PD相关临床资料。依据PD-RBD筛查量表RBDQ-HK将44例患者分为PD-RBD组23例和PD-NRBD组21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对运动症状进行评估;采用Hoehn-Yahr(HY)PD分级法对PD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对全面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数字符号模式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对注意进行评估;采用Stroop色词关联测验(CWT)、连线测验(TMT)对执行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画钟测验(CDT)30分评分法对视空间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词语流畅性测验(VFT)、Boston命名测验对语言进行评估;采用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对记忆力进行评估。上述评价工具均由神经内科专业医师完成对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面认知功能及各领域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PD-RBD组23例,PD-NRBD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运动症状的比较分析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认知功能方面,PD-RBD组患者与PD-NRBD组患者相比,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 CA)对全面认知进行评估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数字符号测验(DST)、连线测试A(Trail Making Test-A,TMT-A)-时间、连线测试B(Trail Making Test-B,TMT-B)-时间、Stroop色词关联测验B时间、画钟测验(CDT)、Boston命名测验(BNT)、词语流畅性(水果)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PD-RBD组与PD-NRBD组在胃肠消化功能、自主神经功能、神经精神类症状、睡眠状况等非运动症状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RBD患者与PD-NRBD患者相比较,RBD对PD患者全面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对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语言功能、注意力等认知领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RBD对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中的胃肠消化功能、自主神经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BD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 Parkinson disease) with REM behavior disorder. Methods: a total of 44 PD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who met the latest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DS) Parkinson's diseas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yskinesia in 2015 were collected from 2014 to 2017 in the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Their age, sex, year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PD related clinical data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PD-RBD screening scale (RBDQ-HK), 4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D-RBD group (23 cases) and PD-NRBD group (21 cases). The severity of motor symptoms of PD was evaluated by Hoehn-Yahr (HY) PD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 total cognitiv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MMSE), Montreal scale (MOCA), and the digital symbol model test was used. Digital span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attention, Stroop color word association test (CWT),) was used to evaluate executive function, (TMT)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executive function, and (CDT) 30 score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visual spatial function. The word fluency test (VFT) / Boston naming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language and Rey auditory word learning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memory. All the evaluation tools were performed by the neurologist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total cognitive func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each field of the patient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by statistical metho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sex, years of education and motor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23 cases of PD-NRBD group (P 0.05). In terms of cognitive function, compared with PD-NRBD group, the (Mo CA) of (MMSE), Montreal scal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ssessment of total cognition (p0.05), (DST), test of digital symbol test (DST), line test) test of A (Trail Making Test-An TMT-A) -tim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BNT), word fluency (p0.05) between PD-RBD group and PD-NRBD group in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ve function,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between PD-RBD group and PD-NRBD group.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on-motor symptoms such as sleep status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D-NRBD patients, the patients with PD-NRBD have som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cognitive function, executive function, visual spatial function, language function, attention and other cognitive fields. At the same time, RBD also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ve function, autonomic nervous symptoms,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sleep disorders in PD patient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2.5;R7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焯霖;帕金森病的诊治体会[J];新医学;2000年10期

2 张巍,雷征霖,孙秀兰,宋春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5期

3 刘萍,边强;尼古丁有助于帕金森病治疗[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0年04期

4 王建,刘焯霖;帕金森病病因的新线索[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5 覃艳玲;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侯强,于长本;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张巍,梁战华,雷征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帕金森病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8 庄立;帕金森病的症状前指标[J];现代康复;2000年02期

9 刘泉开;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02期

10 于嘉;帕金森病与临床用药[J];首都医药;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密;;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康婧;罗晓光;任艳;何志义;;应激诱发帕金森病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友海;田仰华;陈先文;汪凯;;帕金森病患者的时间感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如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杨晓军;李筱婷;;从中医角度探讨帕金森病[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文泉;于向东;;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思索[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韩蓉蓉;范亚瑜;吴集雄;徐晓华;刘汉伟;;帕金森病特殊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食性低血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欧阳荔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误诊为帕金森病1例[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干静;周明珠;刘振国;陈伟;陆丽霞;吴佳英;;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评估[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史新冲;张祥松;易畅;;~(18)F-FDG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又;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N];光明日报;2006年

2 罗刚;近八成帕金森病患者看病不及时[N];健康报;2007年

3 蒋雨平;帕金森病认识四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7年

4 孙燕明;帕金森病患者要严防抑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程守勤 蒋廷玉;帕金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N];新华日报;2006年

6 杨锋;及早防范帕金森病[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李尤佳;帕金森病——中老年人的“绊脚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刘卫宏;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早期确诊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程守勤;六成帕金森病人治疗不规范[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帕金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与手运动补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思菲;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和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分析及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3 高靓;CCL2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谷有全;TLR4在帕金森病小鼠中脑的表达及其对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李红燕;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维吾尔族早发型家族性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突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胡盼盼;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刘崴;帕金森病LRRK2和VPS35基因突变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康文岩;α-突触共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生物学标记物中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桂花;新疆地区帕金森病危险因素、症状学和ATP13A2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杰;γ-氨基丁酸(GABA)递质系统相关药物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婧;应激诱发帕金森病的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常崇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伏祥;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改变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薇;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倩;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疏影;不同帕金森病亚型(早发晚发型)的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特征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7 徐睿鑫;杨明会教授治疗帕金森病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李洋;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MRI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李玲;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及视野改变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程筱雨;血清反应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8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178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