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chordoma of skull base. 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chordoma of skull base were studied. 21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of skull base and 16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T and MR were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Seventeen patients with chordoma of the skull base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MRI and their CT and MR imag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by CT scan, 5 cases were found to be dispersed in tumor, 29 cases were calcified, 9 cases had clear margin of tumor, and tumor capsule was seen around them. The boundary of the tumor was clear by MR. The contour of the tumor was even low intensity signal on T1WI and high intensity signal on mixed signal T2WI. The stronger the signal was, the more obvious the enhancement of tumor was. The T2WI signa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T1WI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high intensity signal on T2WI is an important MR sign of chordoma of the skull base. Mr imaging has a high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chordoma of the skull base, and it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ordoma.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蒙阴县人民医院
【分类号】:R445.2;R730.44;R7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华,霍学玲,李洪娟,薄丽娟;一例斜坡巨大脊索瘤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3年12期
2 汪明欣;1例斜坡部脊索瘤术后护理体会[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09期
3 陈静;一例复发脊索瘤患者的护理[J];华夏医学;2005年06期
4 王德杰,魏月凤,田军,邢溪萍,肖培杰;少见部位的脊索瘤(附8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3年02期
5 孙立娟;;浅谈脊索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04期
6 高春红,彭凡;1例罕见巨大骶骨脊索瘤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4年10期
7 张燕;段宇红;张蕾;;颅底脊索瘤切除术68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7期
8 徐丽杰;苑仁冰;刘纯英;赵淑文;张明;;1例骶骨脊索瘤的手术配合[J];当代医学;2010年27期
9 周琦;高照勤;孙银;;10例颅底脊索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新疆医学;2011年04期
10 刘作勤,任德印;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5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珍;宋晓东;;斜坡脊索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鲁华;;骶尾部脊索瘤摘除术的手术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3 张芹玉;;封闭负压引流在骶骨脊索瘤术后难愈性创面的应用与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国桥;;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陆影;徐卫国;;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护理[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义质;;探讨CT“窗口”服务质量的管理[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杨光钊;金莉莉;;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CT表现[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通讯员 左建辉 黄小红;娄底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磁共振和CT不能互代[N];健康时报;2013年
3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做检查 磁共振和CT选哪种好[N];健康报;2013年
4 赵华 刘者明;我国无创伤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世界领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主任 曾东林 整理 梁剑芳;口腔科CT有哪些特点[N];健康报;2010年
6 张忠霞;华人科学家研发成功氦气弥散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徐蕾莹;GE开展首例螺旋穿梭CT扫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杨亮;能谱CT在喉及下咽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李斯琴;高频超声及三维CT、MRI在不同月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琦;能谱CT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组织学特征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周悦;能谱CT充气检查联合GSI自动智能辅助技术在评估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D];郑州大学;2017年
7 禹静;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及能谱CT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多模对照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8 刘佳宝;CT肺结节诊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9 范亚;基于高分辨率颅脑CT体数据的病变自动检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彭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认知受损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4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7 王大丽;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8 梁维仁;C臂CT辅助肝癌TACE精确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赵娜;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癌与乏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初步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松松;能谱CT在鉴别肺癌纵隔淋巴结性质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13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21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