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症对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lications on early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caused by rupture of cerebral aneurysm. Methods A total of 223 patients with SAH confirmed by CT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16, including 80 patients without complications, 143 patients with common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etc. Before admission, the complications and Glasgow coma score (Glasgow Coma Score,GCS) and the World Union of Neurosurgeons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 scores were counted. After the initial intervention of SAH patients,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 (GO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arly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SAH patients. The influence of each complica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as analyzed. Rank sum test (RSR)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GCS grade data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ge and sex of th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non-complication group (P0.05), but the WFNS grade of the complicat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complicated group (P0.05). After 30 days of admission, 71.1% of the patients in the non-complication group recovered well, and only 49.7%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mplicated group had a better prognosi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was worse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the diseas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 prognostic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atients without the disease (P0.05). 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SAH in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OR=1.801)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P0.05). And 1.533), and hyperlipidemia is not a risk factor for SAH. Conclusion Hyper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are risk factors for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used by rupture of cerebral aneurysm.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沧州临床医学院沧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内科;河北医科大学沧州临床医学院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基金】: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31302062)
【分类号】:R743.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彩云;王涛;王建峰;张晨红;陈华;王婉;吕日琅;任春娟;;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27期
2 李楠;;60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6期
3 郭芳;张铭;李中振;梁恩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DHC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年04期
4 申敬顺;袁玉新;杨志强;贾崇富;孙喜霞;张健;许友松;刘荣耀;王照谦;;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10期
5 陆新宇;李巧玉;陆培松;;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红英;杨国涛;王海滨;张慧芳;王文浩;谷倩倩;;合并症对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13期
2 曾家良;谢飞;郝建强;叶永强;刘欢;陈志远;;颅内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分析[J];华西医学;2017年01期
3 吴阳;李明;王斌;刘义峰;李巍;;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01期
4 潘东峰;蒙加强;;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9期
5 路惊宇;王小健;;外伤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年05期
6 张巍;;硫酸镁与丹红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18期
7 敖雪玲;金秀;陈敏;刘吉谦;强尧生;;IL-10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17期
8 李伟钦;郑华英;朱玉莉;江晨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痉挛的临床研究及CT征象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年07期
9 倪贵华;田向阳;赵卫东;孙波;倪小宇;;前交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05期
10 王铁峰;;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强;步星耀;孙彦熙;闫兆月;周志龙;黄超;马春晓;屈鸣麒;张慧;杨冬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积水的防治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年01期
2 张翔;程远;谢宗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年01期
3 蒋苏莉;程谦涛;薛刘军;夏磊;李明超;郭建一;孙成梅;;人血白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6期
4 梁爱军;;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并发脑内血肿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23期
5 王昆鹏;张建党;张东波;刘素杰;董孟宁;李琳坤;赵光纪;;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16期
6 高立生;刘宁宁;王青雷;焦光美;;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原因与预防[J];河北医学;2013年04期
7 冀勇;丁璇;孟庆虎;张庆林;王志刚;;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治疗111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09期
8 邵仲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30例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淮海医药;2012年05期
9 李波;徐世成;汪毅宏;;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13期
10 胡惠贤;娄艳华;黄篆缘;;开塞露深部给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惠丽,赵成三,李会廷;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薛佩云;短途转送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郑桂芝,徐峰,夏淑艳;蛛网膜下腔出血210例诊治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0年08期
4 李卫军,贾志斌,李树林;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5 吕爱红,范惠先,刘君华;脊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6 文静,王国庆,尹晓刚;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误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7 许建华;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误诊分析[J];宁波医学;2000年06期
8 胡成莲;老年人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刘建辉,冀凤云,王婷,房树志,解旭东,姚斌;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分析[J];人民军医;2000年09期
10 蒋军,王荣秀;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探讨[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荣;张京芬;;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林传成;;警畅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附140例老年人蛛血特点分析[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3 王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附二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4 余新民;;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分析[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李志东;张树雄;邸晓鹿;;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报道[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麦卫国;谢颖;黄天云;;对特殊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的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裘国松;周增杰;;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8 王茂旭;曲中;王洪琛;;饮酒、损伤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9 袁志新;;谈蛛网膜下腔出血[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10 丁美萍;程慧;楼敏;;自发性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远桃;老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易误诊[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呈现癫痫发作[N];健康报;2006年
3 白轶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易复发[N];健康时报;2007年
4 禾丰;头痛与蛛网膜下腔出血[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指导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脑血管病医院第三科主任 蒋晓江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朱广平;蛛网膜下腔出血 保守治疗风险高[N];医药导报;2006年
6 王惠英 臧海玉;精神异常者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衣晓峰 王慧颖 记者 韩雪;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获突破[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霍滨;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赵强 杨声瑞;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技术创新[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1.半胱胺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2.鸦胆子苦素A与酮康唑对细胞色素P450(CYP)3A4的潜在抑制作用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孙青;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庄宗;氢气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崔永华;硫化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党宝齐;Cyclophilin A/CD147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刘昊;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7 莫杭波;头孢曲松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钱聪;SIRT1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黄巍;SIRT3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10 张子焕;胞外Peroxiredoxin 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平;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陈扬;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海马微血管密度及侧脑室脉络丛的变化[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徐祥;mTOR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陈军辉;阿托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波;磷酯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何昊沅;脑动脉血管壁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结构性重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邹敏刚;MMP-9、ZO-1及Cx4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机制中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8 高安举;Neurexin-1β及Neuroligin-1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任宝鑫;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10 黄立添;IL-33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在炎症反应中的可能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42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24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