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探讨未给予溶栓治疗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及GRASPS、SEDAN、HAT模型在预测未给予溶栓治疗的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HT的临床价值,比较三个评分那个更适合用于非溶栓患者。研究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期间发病24小时内就诊并住院的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552例。入院两周内或临床症状恶化时复查头颅CT或MRI,根据复查头颅CT或MRI是否出血,分为HT组和非HT组。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士s)表示,符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四分位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首先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统计结果中P0.05且95%CI不含1项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且95%CI不含1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获得HAT模型、SEDAN模型和GRASPS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房颤、NIHSS评分、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小板计数180×10^9/L、CT早期梗死面积对MCA供血区脑梗死后HT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OR=2.526,95%CI:1.460~4.371)、NIHSS评分(OR=1.073,95%CI:1.021~1.128)、血糖水平(OR=1.175,95%CI:1.073~1.286)、CT早期梗死面积"g1/3MCA供血区(OR=3.705,95%CI:2.014~6.825)为MCA供血区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男性、血小板180×10^9/L、LDL-C、CT早期梗死面积1/3MCA供血区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病因(TOAST)分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源性脑栓塞是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HT(OR=10.739,95%CI:4.360~26.452)的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OR=3.095,95%CI:1.837~5.215)和抗凝药物(OR=2.169,95%CI:1.291~3.643)均是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发病后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对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HT无影响(P0.05)。HT组与非HT组相比较,GRASPS模型(OR=1.059,95%CI:1.034~1.084)、SEDAN模型(OR=1.538,95%CI:1.252~1.888)、HAT模型(OR=2.337,95%CI:1.916~2.850)均是未给予溶栓治疗的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HT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显示:GRASPS模型预测HT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43(95%CI:0.587~0.699),最佳临界值为76分,敏感度为0.600,特异度为0.638;SEDAN模型预测HT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15(95%CI:0.560~0.669),最佳临界值为1分,敏感度为0.650,特异度为0.514;HAT模型预测HT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30(95%CI:0.676~0.785),最佳临界值为2分,敏感度为0.650,特异度0.708。结论:1、房颤、血糖水平、NIHSS评分、CT早期梗死面积是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2、心源性脑栓塞是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HT危险因素。3、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是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后HT的危险因素。4、GRASPS、SEDAN、HAT模型均可以用于预测未给予溶栓治疗的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HT的风险,但以HAT评分最佳。并且HAT评分中的三个指标均是HT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如果HAT评分中加入房颤,会更好的预测未溶栓患者发生HT的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琛;陈国芳;刘薇薇;周生奎;平蕾;刘雷靖;张冬梅;;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1期
2 孙威;马舒贝;陈忠军;张静波;杨颖;李雪媛;王洪志;滕秀涵;常红;;脑白质疏松程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年05期
3 杜真真;张灿飞;汤媛媛;马弯弯;贾小飞;黄丽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04期
4 孙奉辉;陈新平;于逢春;;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6年03期
5 赵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12期
6 谭戈;刘鸣;雷春燕;陈艳超;郝子龙;;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8期
7 余小艳;石际俊;姜春黎;徐加平;尤寿江;曹勇军;刘春风;;血尿酸水平与rt-PA静脉溶栓卒中患者预后及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29期
8 吴立新;;未溶栓脑梗死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09期
9 王娜;毕国荣;刘然;张旭东;;血清铁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年02期
10 谢启约;耿俊山;谢佳固;李红伟;侯庆宇;王勇;;增强CT扫描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熙;脑梗死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研究及风险预测模型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
本文编号:
2440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4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