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抑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3-20 09:10
【摘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社会、生活等多重压力的增加,致使TIA的发病呈日益增长的趋势。该病发病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关。TIA患者由于累及的动脉不同,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患者可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对侧下肢无力、对侧同向偏盲、失语、失用、人格和情感方面障碍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常常出现眩晕、眼球运动异常、复视、平衡障碍,或出现单侧或双侧面部及口周的麻木、伴或不伴有对侧肢体的瘫痪及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也呈日益增长的趋势,消极的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负面影响,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TIA患者由于其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常常合并有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状又可使原有的TIA症状加重,从而导致患者不良的疾病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有许多研究发现TIA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抑郁症也被证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多年来被研究证实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成为衡量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指标。本研究探讨TIA患者合并抑郁与其颈动脉IMT的关系,旨在表明重视对患者颈动脉IMT的监测,对改善患者情绪及TIA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抑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方法:1.病例选择:以2014年4月至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20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并符合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tia合并抑郁症患者59例为观察组,tia未合并抑郁症患者61例为对照组。2.两组患者颈动脉imt的测定:应用美国ce-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1cm、颈内动脉起始端1cm及颈动脉窦部的imt值后,取三者的平均值,并记录为患者的颈动脉imt值。依据评测标准将颈动脉imt1mm记录为内膜正常,imt≥1.0mm或斑块形成记录为内膜增厚。3.对所有患者行焦虑抑郁量表(anxietyand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依据评分标准,分数20分记录为正常,分数≥20分记录为抑郁。4.记录与tia发生相关的因素: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等临床指标。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校正危险因素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颈动脉imt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imt为(1.58±0.77)mm,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imt(0.94±0.27)mm。p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其他各项危险因素的比较:观察组高血压的发病为(48例/81.36%),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的发病(37例/60.66%);观察组冠心病的发病为(22例/37.29%),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的发病(12例/19.67%);观察组糖尿病的发病为(27例/45.76%),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的发病(16例/26.23%);观察组ldl-c值为(2.56±0.7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值(2.30±0.6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增厚(50例/84.75%),高于对照组(22例/26.0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颈动脉imt增厚与tia合并抑郁密切相关,且在对年龄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校正后此差异仍然存在(P0.05)。结论:1.颈动脉IMT增厚是TIA患者合并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控制TIA患者颈动脉IMT的增厚,对防治TIA患者合并抑郁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有效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控制患者血LDL-C的水平,对防治TIA患者合并抑郁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关注TIA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对预防患者合并抑郁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TIA的进展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重视患者颈动脉IMT的监测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秀英;谭柳春;胡世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2期

2 潘颖;龚伟;胡仁明;钟绍;曹雪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年06期

3 梁晓;;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3年06期

4 赵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预测心血管危险性中的价值[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02期

5 沈小波;任汉强;万欢;陈伟;李声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吸烟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1年08期

6 刘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年06期

7 皇甫建林;马向华;卢姗;谢媛;倪娟;桑谊荃;;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代谢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2年20期

8 王新,张磊,饶小胖,董砚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6期

9 宋秀霞,张敏,姜涛;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探讨[J];北京医学;2005年10期

10 王嫘;滕赞;范姝丽;陈思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培康;罗开良;胡蓉;利增长;邛昌明;;动脉硬度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姚宝婷;姚宝婷;;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阚全娥;鲁平;鲁豫;文世林;李全忠;;肥胖青少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脂联素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尤巧英;;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董茜妍;辛月颖;旷劲松;;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多个危险因素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姚莉莉;方芳;顾鸣宇;赵立;张颖;王育t,

本文编号:2444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44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