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例帕金森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and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OH. Methods the standing blood pressure of 189 patients with PD (PD group) and 156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were measured after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autonomic nervous symptoms scale (SCOPA-AUT). The incidence of OH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D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PA-AUT score in P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lying position in); P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vertical position in), P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lying position (P 0.01). The incidence of OH in PD group was 31.7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incidence of OH in); PD grou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dose of anti-Parkinson's disease drugs (P 0.01). Conclusion PD patients have obvious autonomic nervous dysfunction, PD patients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OH in PD patients is high. High dose of anti-Parkinson's drugs is a risk factor for OH in patients with PD.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芳菲;李鑫;冯涛;;帕金森病剂末现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9期
2 沈丹彤;林仲秋;潘春梅;谢志泉;李志j;;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11期
3 胡晓;李志红;刘卫国;闫福岭;;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4期
4 张筠婷;范书英;王勇;;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诊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2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雁芳;蔡春生;;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2 赵然;田田;籍炀飞;胡文涛;刘希;杨勤;卢宏;;189例帕金森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03期
3 王徐兰;陈琼;诸群瑛;;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年03期
4 林艺彤;汪海娅;;老年餐后低血压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6年06期
5 张天民;;签约式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心血管病患者病情控制和缓解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6 陈超;邓晓娟;林仲秋;;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6年08期
7 王晓蕾;张楠;张岚;;压力梯度长袜预防老年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6年04期
8 朱鸣雷;康琳;陶峗臻;金鑫;刘晓红;;进餐对住院老年患者卧立位血压变化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05期
9 王梦超;;超高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变化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06期
10 李艳芳;谷文萍;;邵阳市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基本人口学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晓;卞玮婷;闫福岭;刘卫国;;帕金森病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5期
2 刘洁;余能伟;李晓佳;孙红斌;杨友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04期
3 吴海英;樊晓寒;;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困惑[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4 林仲秋;谢志泉;;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J];中国临床医学;2011年01期
5 樊晓寒;孙凯;周宪梁;张慧敏;吴海英;惠汝太;;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6 潘华舫;;生脉注射液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年12期
7 何秉贤;;体位性低血压诊治的现代概念[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焯霖;帕金森病的诊治体会[J];新医学;2000年10期
2 张巍,雷征霖,孙秀兰,宋春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5期
3 刘萍,边强;尼古丁有助于帕金森病治疗[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0年04期
4 王建,刘焯霖;帕金森病病因的新线索[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5 覃艳玲;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侯强,于长本;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张巍,梁战华,雷征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帕金森病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8 庄立;帕金森病的症状前指标[J];现代康复;2000年02期
9 刘泉开;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02期
10 于嘉;帕金森病与临床用药[J];首都医药;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密;;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康婧;罗晓光;任艳;何志义;;应激诱发帕金森病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友海;田仰华;陈先文;汪凯;;帕金森病患者的时间感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如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杨晓军;李筱婷;;从中医角度探讨帕金森病[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文泉;于向东;;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思索[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韩蓉蓉;范亚瑜;吴集雄;徐晓华;刘汉伟;;帕金森病特殊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食性低血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欧阳荔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误诊为帕金森病1例[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干静;周明珠;刘振国;陈伟;陆丽霞;吴佳英;;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评估[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史新冲;张祥松;易畅;;~(18)F-FDG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又;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N];光明日报;2006年
2 罗刚;近八成帕金森病患者看病不及时[N];健康报;2007年
3 蒋雨平;帕金森病认识四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7年
4 孙燕明;帕金森病患者要严防抑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程守勤 蒋廷玉;帕金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N];新华日报;2006年
6 杨锋;及早防范帕金森病[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李尤佳;帕金森病——中老年人的“绊脚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刘卫宏;帕金森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早期确诊新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程守勤;六成帕金森病人治疗不规范[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帕金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与手运动补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思菲;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和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分析及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3 高靓;CCL2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谷有全;TLR4在帕金森病小鼠中脑的表达及其对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李红燕;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维吾尔族早发型家族性帕金森病PARKIN基因突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胡盼盼;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刘崴;帕金森病LRRK2和VPS35基因突变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康文岩;α-突触共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生物学标记物中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桂花;新疆地区帕金森病危险因素、症状学和ATP13A2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杰;γ-氨基丁酸(GABA)递质系统相关药物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婧;应激诱发帕金森病的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常崇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伏祥;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改变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薇;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倩;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疏影;不同帕金森病亚型(早发晚发型)的多巴胺转运体显像特征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7 徐睿鑫;杨明会教授治疗帕金森病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李洋;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的MRI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李玲;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及视野改变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程筱雨;血清反应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87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48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