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前庭阵发症神经血管压迫的MRI表现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03 06:09
【摘要】:背景和目的 眩晕是神经内科门诊病人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人群发病率高达10%,而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 VP)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头晕和眩晕门诊病人的3.9%,目前人们对其尚缺乏深刻的认识。VP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为主要表现,常伴耳鸣、听力下降、姿势步态不稳、恶心及呕吐等表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而且对一般治疗眩晕的药物效果欠佳。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三叉神经痛相似,为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所致。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对VP有效,能明显减少眩晕发病次数、眩晕持续时间,减轻眩晕严重程度,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解除血管压迫也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 该病的诊断目前尚缺乏十分特异的诊断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MRI磁场强度在不断提高,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快速发展、后处理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使后颅窝微细结构清晰显示成为可能,不仅对该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对手术治疗有指导作用。因而VP的影像学研究成为热点,但在血管压迫机制中,责任血管压迫神经的部位在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三维MRI成像技术对VP病人神经血管压迫的发生率、压迫类型、责任血管的来源、责任血管压迫神经的部位等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压迫部位在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 收集28例前庭阵发症患者(VP组)及28例其他眩晕病患者(对照组),经三维-时间飞跃-血管成像序列(three dimensional-time of flight-MR angiography,3D-TOF-MRA),对两组患者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 NVCC)、NVCC类型、责任血管来源及血管压迫部位至脑干的距离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VP组NVCC阳性率96.4%,对照组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P0.001)。VP组中最常见NVCC类型为血管袢形式压迫(42.9%),最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71.4%),VP组与对照组在NVCC分型、责任血管来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严重压迫前庭蜗神经致其变形和/或移位在VP组为12.5%,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5)。NVCC距脑干距离VP组为(8.57±5.08)mm,对照组为(8.93±4.64)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P组中单侧NVCC距脑干的距离全部小于15mm,对照组中单侧NVCC距脑干的距离小于15mm占单侧NVCC例数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5)。 结论 1. VP病人NVCC的发生率较高。 2.责任血管多为小脑前下动脉,以血管袢形式压迫前庭蜗神经多见,NVCC多发生在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部。 3.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部及血管压迫程度严重可能与VP发病相关。 4.3D-TOF-MRA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后颅窝前庭蜗神经及周围血管关系,尤其对发现动脉性压迫敏感,对判断责任动脉压迫类型及血管来源具有明显优势。
【图文】:

对照组,单侧,双侧,患者


NVCC 阳性率的比较 例病人中有 27 例(96.4%) 患者存在 NVCC,对照组 28 患者存在 NVC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图 1。VP 组中,单侧 NVCC 为 19 例(70.3%),双侧 8照组单侧 NVCC 为 10 例(76.9%) ,双侧 3 例(23.1%表-1 VP 组与对照组 MRI 发现 NVCC 结果MRI 表现阳性 阴性27 1 13 15 40 16

类型比较,对照组,耳中


结果),VP 组与对照组 NVCC 分型构成比经卡方检验,18,,P=0.282,P>0.05)。VP 组 56 耳中,有 7 耳(12位即Ⅳ型压迫,而对照组 56 耳中未发现此现象,经显著性意义(P=0.013,P<0.05)。见表 2,图 2。N表-2 VP 组与对照组 NVCC 类型比较NVCC 类型Ⅰ Ⅱ Ⅲ Ⅳ10 3 15 7 5 2 9 0 15 5 24 7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敏;胡兴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年04期

2 钟世镇;;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的观察[J];解剖学报;1958年03期

3 曾司鲁;李旭光;;国人脑动脉系统的研究——Ⅲ.小脑的动脉[J];解剖学报;1981年02期

4 蒋美智;刘炳臣;;小脑动脉的观察与测量[J];解剖学报;1982年02期

5 张伟;黄红星;罗晓;刘涛;;MR 3D-CISS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3期

6 李艳成;徐瑾;贺琦;徐雪元;陈瑛;靳哲;庄建华;赵忠新;;前庭阵发症的影像学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1期

7 房台生,马兆龙,杨庆余;岩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1期

8 魏锡云,林元问,张郢华,罗克忱,曾水林,黄国海;小脑下前动脉的应用解剖[J];临床解剖学杂志;1986年02期

9 粟秀初;孔繁元;黄如训;;进一步提升眩晕、头晕和头昏诊疗工作中的理性共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年11期

10 黄坤;徐飞;高宝山;段云平;钱盛伟;常庆勇;张继志;金点石;曲凯;;岩上静脉的应用解剖及其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2554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54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