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银杏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9 01:34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急性脑梗死根据SAS软件包产生的随机编码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1例,试验组2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OOmg口服,一日1次,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中静脉点滴,一日1次,共14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银杏叶胶囊(含总黄酮醇苷9.6mg及萜类内酯2.4mg)口服,一日3次,每次2粒,共14d。分别记录发病第0、7、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评分),Barthel指数(BI)、临床总疗效以及第0天、第7天的hs-CRP水平,严密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定期随访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1.试验组第7天MESS评分为9.39±7.93分,较第0天(11.04±7.70)显著降低(p0.01);第14天MESS评分为9.00±7.65分,较第0天降低更为明显(p0.01);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第7、14天MESS评分(12.28±9.02、11.52±8.73)相比无明显降低(p0.05);2.试验组治疗7天、14天后的AMESS评分(即7天与0天、14天与0天的4ESS评分差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第7天Barthel指数为76.21±24.83,较第0天(68.17±24.90)显著升高(p0.01);第14天Barthel指数为78.60±23.53,较第0天升高更为明显(p0.01):但试验组第7天、第14天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65.66±31.14、67.19±31.12)相比无升高(p0.05);4.试验组治疗7天、14天后的ABarthel指数(即7天与0天、14天与0天的Barthel指数差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较对照组(80.9%)明显升高(p0.05):6.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hs-CRP水平较前有所降低,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第7天与第0天的hs-CRP差值(即Ahs-CRP)相比,虽差值更大,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试验组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无急性肝肾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及胞二磷胆碱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巧明,台育秦;银杏叶的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卢颖;;路边银杏叶,,不可作药用[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07年07期

3 李大东;;银杏叶可以直接煎服吗[J];求医问药;2012年11期

4 ;银杏叶可长期服用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4年04期

5 郭随章;警惕服用银杏叶制剂后出血[J];家庭医学;2003年07期

6 飞鸿;银杏叶的三大益处[J];中华养生保健;2004年17期

7 尹刚;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0例效果观察(摘要)[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傅林莉;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J];华夏医学;2000年02期

9 姜建萍;银杏叶的现代药理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4期

10 刘水玲;银杏叶制剂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宜春医专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瑞淑;;银杏叶的毒理、药理、保健作用[A];四川省营养学会1997年学术会议暨妇幼营养保健学习班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2 刘群;杨义芳;;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孟繁茂;吴晶莹;刘承;;银杏叶制剂临床应用及合理用药[A];心脑病药物临床评价专家谈[C];1998年

4 潘苏华;吴丽;牛文明;;复方银杏叶胶囊大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周金彩;孙兴力;龙红萍;韩立路;;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A];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菲;;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对糖尿病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于健;;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李明华;刘颖慧;解蔚;于红;;吉舒配合银杏叶制剂治疗对哮喘患者心理改变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邬时民;银杏叶切莫热得“过头”[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吴清功;单鹏安;银杏叶制剂市场群雄竞逐[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吴清功;单鹏安;银杏叶制剂市场群雄竞逐[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银杏叶制剂2001年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领先品种分析[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吴松;银杏叶治病的三个疑问[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高希真;常服银杏叶不可取[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7 丁钰熊;银杏叶泡茶应慎用[N];保健时报;2003年

8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银杏叶泡水不可取[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新疆医科大学 刘发;珍贵的植物药——银杏叶[N];兵团日报(汉);2001年

10 柳雁飞;银杏叶的三大益处[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池静端;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2 唐以军;银杏叶制剂对哮喘T淋巴细胞及其与PKC关系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果;银杏叶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敏;银杏叶黄酮和多糖综合分离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詹欣;银杏叶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检测与分离及其发酵条件优化[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陈桂玉;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法在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蔡东梅;银杏叶胶囊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保护作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罗正;基于抗氧化效果的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马欣;银杏叶毛细管电泳及色谱联用技术指纹图谱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8 孙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MP-9的表达及银杏叶的干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家源;银杏叶制剂防治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赵艳玲;银杏叶防治马兜铃酸肾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6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6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