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椎板入路在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14 23:30
【摘要】:目的总结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的优势及手术的疗效。 方法在已有的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资料,对2011年至2014年运用单侧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2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2008年至2014年运用全椎板入路手术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总结半椎板手术入路的优势。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在C臂机透视下给予定位。于定位处棘突旁约0.5cm处,行纵形逐层切开皮肤,切口的长度大约5cm(图5)。在显微镜下,半椎板牵开器(图6)或双关节乳突牵开器牵开,利用电刀沿棘突及椎板上分离显露,暴露上位椎板的下缘、下关节突内缘、黄韧带及相应半棘突根部,用高速磨转磨除相应半椎板(根据肿瘤的大小适当上延或下延),暴露神经根及硬脊膜,形成大小约1.5-2.0cm的骨窗,同时切除局部硬脊膜外脂肪,显露硬脊膜,如为髓外硬膜下肿瘤则丝线悬吊硬脊膜后纵行切开硬脊膜和蛛网膜,切开硬脊膜前在显微镜或内镜下观察骨窗下硬脊膜周围有无静脉丛,可避免静脉丛破裂出血。肿瘤显现后,给予完全切除较小的肿瘤,体积相对较大的肿瘤,给予先包膜内部分切除,然后在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缓慢细致分离肿瘤的包膜,如肿瘤与硬脊膜、周围神经、脊髓粘连较紧密,分块做到镜下全切瘤体。严密止血并缝合硬脊膜,可敷以明胶海绵以防渗血,后逐层缝合切口。 结果24例肿瘤在显微镜下完全切除,且术后均无需留置引流管,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组织病理结果示:神经鞘瘤16例,脊膜瘤8例。手术时间80-180min,术后平均卧床时间3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67±2.42天,20例获得3个月-12个月随访,术后患者原有症状如肢体疼痛、乏力、感觉障碍均消失。 结论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优点:(1)半椎板手术切除切除椎管内肿瘤,保留了棘上棘间韧带及关节突关节,较好的保持脊柱的解剖结构,进而较好的保持脊柱的稳定性。(2)所有肿瘤均全部切除,无残留及复发。(3)不仅半椎板入路手术能防止医源性损伤造成的脊柱不稳定,而且可避免椎管内背侧组织与硬脊膜的粘连,从而避免了椎管狭窄,更大程度的保护脊柱的长期稳定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4)手术时间短,减少术中出血,切除不超过3个节段半椎板,术后不需留置引流,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5)术后不需外固定(图3),患者术后3~4d可下床活动,避免内固定的并发症,减少手术费用。(6)除椎管内的哑铃型肿瘤、髓内的肿瘤及广基底附着肿瘤,手术中所暴露的范围对于切除椎管内的大部分肿瘤基本可以满足。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4
本文编号:2587067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非;徐启武;;胸椎相关骨性结构的外科解剖学观察[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2 李劲松;王汉东;成惠林;吴伟;潘灏;;半椎板入路在椎管病变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10期
3 郑燕平,关涛,刘新宇,杜伟,王洪彬,原所茂;胸椎椎板截骨原位再植在胸椎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4 陈印明,官丙刚,王建华,王存平,姜建军;小儿椎板解剖性回植在治疗椎管内疾病中的应用[J];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5 王玉海;;腰段椎管的解剖形态及分区[J];解剖学杂志;1992年05期
6 何百祥;鲍刚;徐高峰;刘昊;杜昌旺;郭世文;;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03期
7 叶卓鹏;秦峰;蔡梅钦;何海勇;石德金;郭英;;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8 彭涛;徐宏;周增俊;曾义;;切开椎板钛网固定椎管重建在胸腰椎椎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12期
9 肖建如;杨兴海;陈华江;杨诚;马俊明;魏海峰;杨立利;史建刚;赵必增;刘铁龙;严望军;李郁松;袁文;贾连顺;;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及手术策略[J];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12期
10 史峰军;于泉;宋银冬;崔明宇;张峰;赵云飞;;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587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870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