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脑性瘫痪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2 22:58
【摘要】:目的1.分析归纳脑性瘫痪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等临床特征。2.分析可能与脑性瘫痪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脑性瘫痪患者的MRI表现与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1、从2012年10月-2016年5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病历完整并最终确诊的脑瘫患者2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从产科病历资料库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100名产儿作为对照组。2、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产式、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观察组的临床类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头颅MRI等临床特征。并对两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运用平均数±标准差表达,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rsonx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脑瘫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得到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危险因素患者MRI表现的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一般情况:作为观察组的2100例脑瘫患者,来我科就诊时的年龄为3个月~26岁,M(Q25,Q75)为6(3,12)。其中男性1390例,占66.19%;女性710例,占33.81%;男女比为1.96:1。对照组年龄3个月~25岁,M(Q25,Q75)=6(3,12),其中男1 355例(64.52%),女745例(35.48%),男女比为1.82∶1。2、临床特征:脑性瘫痪的类型最常见的为痉挛型脑瘫1566例,占74.10%;不随意运动型218例,占10.38%;共济失调型88例,占4.19%;混合型238例,占11.33%。脑瘫患者GMFCS分级Ⅱ级(40.62%)最为多见,占853例;Ⅰ级282例,占13.43%;Ⅲ级812例,占38.67%;Ⅳ级92例,占4.38%;Ⅴ级61例,占2.90%。2100例脑瘫患者中头颅MRI表现异常占82.17%,其中脑室周围软化(PVL)586例(27.90%)、侧脑室扩大274例(13.14%)、脑萎缩227例(10.81%),髓鞘形成不良215例(10.24%),占比较高。MRI无异常374例,占17.81%。3、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统计产前因素占37.89%,产时因素39.64%,产后因素占22.47%,无明显因素195人占9.28%,同时有两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的占69.32%。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窒息缺氧、早产、病理性黄疸、低出生体重、难产、双胎或多胎、高龄产妇、宫内感染、妊高症及子痫、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因素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窒息缺氧、早产、病理性黄疸、低出生体重、多胎妊娠、高龄产妇、妊高症及子痫、新生儿颅内出血7个因素为影响脑性瘫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VL、侧脑室扩大、脑裂畸形在早产患者中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发育不良、PVL、局灶性脑缺血在具有缺氧因素患者中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异常信号、局灶性脑缺血在具有黄疸因素患者中出现比例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性瘫痪患者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96:1);脑瘫患临床分类中最常见的为痉挛型脑瘫,其次为混合型脑瘫;GMFCS分级Ⅱ、III级最为多见。脑瘫患者头颅MRI异常表现以脑室周围软化(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最为常见。2、脑瘫是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并且产前因素越来越占主要原因,窒息缺氧、早产、病理性黄疸、低出生体重、多胎、高龄产妇、妊高症及子痫、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与脑瘫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MRI检查是脑瘫患儿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其结果与患者脑部病变及脑瘫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应加强孕妇产前检查,并加大脑瘫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们的脑瘫知识和意识,尽早地发现及治疗,从而降低脑瘫的患病率。
【图文】:

MRI图像,脑瘫,危险因素,黄疸


续表 表 8 MRI 表现与脑瘫危险因素关系早产 缺氧 黄疸n(%) 2值 P 值 n(%) 2值 P 值 n(%) 2值 畸形17(2.51)56(3.93)0.69 0.405 35(3.76)38(3.25))0.30 0.587 15(2.60)58(3.81)1.82 育不良11(1.63)23(1.62)1.11 0.29318(1.94)16(1.37)0.19 0.65912(2.08)22(1.44)0.97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先平;夏顺强;;神经松动术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疗效的临床观察[J];智慧健康;2017年12期

2 黄晓煌;;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改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02期

3 李敏杰;;脑性瘫痪儿童言语障碍疗效与治疗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71期

4 金慧玉;史巍;郑晓燕;;脑性瘫痪患儿候诊区规范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10期

5 周玉香;刘燕;;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6 唐红梅;;11例脑性瘫痪儿童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5年12期

7 周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脑性瘫痪21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8 郝艳秋,姚笠,周萍;脑性瘫痪患儿血清中锌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2期

9 赵华,刘振寰,张晓静,张铭;脑性瘫痪的产科相关因素:707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1期

10 王振芳,商广洁;误诊为脑性瘫痪的病例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峰;;脑性瘫痪共患病的诊治规范[A];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2 杨茜;;脑性瘫痪患儿常见异常心理特征及护理[A];2014年河南省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曾广玉;;221例脑性瘫痪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廷华;李玉晶;曹春明;;脑性瘫痪手的功能重建与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陈秀洁;许晶莉;姜志梅;高晶;郭岚敏;庞伟;;脑性瘫痪患儿血中内皮素一氧化氮、隆钙素基因相关肽改变的研究[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姜志梅;吕洋;胡丽娜;;脑性瘫痪患儿气质特征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崔广利;姜志梅;王亚男;;脑性瘫痪的心理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周雪娟;;婴儿运动发育落后与脑性瘫痪的鉴别与干预[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06年儿科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暨继续教育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9 黑明燕;李颖;旷寿金;赵小林;;提高基层地区群众对脑性瘫痪认知程度的方法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闫丽娜;刘晓红;;浅谈脑性瘫痪儿童的头部训练[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家长参与下脑性瘫痪协作式康复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针灸能显著增加脑瘫患儿脑血流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龙镇 通讯员 潘珊珊;佛山科技奖成果90%产业化[N];广东科技报;2011年

4 范杉珊;自付费用在10万元以上按80%给予救助[N];华兴时报;2008年

5 欧阳晨雨;弃婴岛暂停不必过度悲观[N];海南日报;2014年

6 王小衡;癫痫发作少智力影响小[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记者欧甸丘 梁建强 赖雨晨;“弃婴岛”告急:“慈善限制”能否放宽?[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樊中文;机器人手术能治三类病[N];健康时报;2006年

9 白杨;三个月不会抬头意味什么[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脑性瘫痪病因及其修复机制的系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洪丽妃;针刺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和调节免疫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卢咏琳(Janet Wing lam Lo);激光针灸与传统针剌治疗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许晶莉;学龄期脑性瘫痪儿童表面肌电图的特征与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毕丹;炎症反应在未成熟脑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6 徐开寿;限制—诱导运动治疗结合电刺激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杨红;全身运动(GMs)评估在高危儿运动发育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贾静;天麻素调节脑性瘫痪免疫炎性反应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李楠;输合配穴针刺法促进LPS脑损伤中MAG、NgR、CNP及MBP蛋白表达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王加亮;王雪峰教授提出的“脊背六法”应用于五迟五软五硬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心;84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2 王耸;脑性瘫痪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锦州医科大学;2018年

3 周园;通督醒脑针刺疗法对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马其舟;早产儿和足月儿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5 马勇鹏;脑性瘫痪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邬仪杰;脑性瘫痪偏瘫型三维步态分析步行时空参数和站立相关节运动特征[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邱霞;脑性瘫痪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6年

8 刘洪俊;IL-6、IL-10和TNF-α参与脑性瘫痪患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7年

9 林滨榕;关于脑性瘫痪儿童视觉障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10 赵会玲;149例中国脑性瘫痪儿童的致病基因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5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595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