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疗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7:40
【摘要】:目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在治疗失语症、抑郁症、脑卒中后偏瘫等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探讨了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困难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脑卒中病区住院的首次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患者107例。按照入组、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患者,随机分成高剂量治疗组(H-tDCS组,tDCS阳极刺激电流2mA,每次刺激时间为30min,共刺激10天,同时辅以吞咽康复训练),低剂量治疗组(L-tDCS组,tDCS阳极刺激电流2mA,每次刺激时间为30min,共刺激5天,同时辅以吞咽康复训练,剩下5天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及单纯吞咽康复训练组(Control组)。均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记录患者DOSS评分、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记录tDCS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发生次数。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1.按照入组、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有96人进入研究,随机分成3组:H-tDCS组、L-tDCS组、Control组,每组32人。H-tDCS组平均年龄为(64.4±12.2),男性有14人,女性18人,右半球损伤者占43.8%,从损伤到接受tDCS治疗时间为(32.4±13.4)小时,NIHSS评分为(16.1±5.6)分。L-tDCS组平均年龄为(67.0±9.0),男性有15人,女性17人,右半球损伤者占53.1%,从损伤到接受tDCS治疗时间为(29.1±11.5)小时,NIHSS评分为(14.7±6.3)分。Control组平均年龄为(66.7±11.4),男性有17人,女性15人,右半球损伤者占56.3%,从损伤到接受tDCS治疗时间为(31.8±9.7)小时,NIHSS评分为(17.1±8.8)分。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间隔、急性脑梗死损伤部位构成及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间隔、急性脑梗死损伤部位构成及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吞咽困难程度方面,三组DOSS评分分别为(1.9±0.8)分、(2.1±1.0)分、(2.1±0.9)分,DO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SSA评分分别为(39.8±7.1)分、(37.2±9.7)分、(36.4±10.0)分,SS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方面,三组SWAL-QOL评分分别为(44.7±12.1)分、(47.1±10.9)分和(45.8±9.4)分,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异质性。三组血红蛋白分别是(102.8±16.7)g/L、(105.3±13.0)g/L和(109.1±9.7)g/L;前白蛋白分别是(198.4±26.8)mg/L、(207.1±23.0)mg/L和(206.7±25.5)mg/L;白蛋白分别是(32.4±10.4)g/L、(34.7±9.8)g/L和(31.1±9.1)g/L。三组患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三组患者营养状况无明显异质性。3.三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结束时,H-tDCS组,L-tDCS组和Control组有效率分为90.6%、65.6%和43.8%,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H-tDCS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DOSS评分分别为(4.2±1.4)分和(6.8±0.3)分;L-tDCS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DOSS评分分别为(3.4±1.2)分和(5.8±1.6)分;Control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DOSS评分分别为(2.4±1.3)分和(3.1±1.6)分。H-tDCS组和L-tDCS组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DOSS评分均高于治疗开始时(均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H-tDCS组治疗明显高于L-tDCS组(P0.05)。同样的,H-tDCS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SSA评分分别为(28.4±10.7)分和(20.3±4.0)分;L-tDCS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SSA评分分别为(27.1±8.6)分和(21.1±3.4)分;Control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SSA评分分别为(31.7±11.7)分和(29.7±12.6)分。H-tDCS组和L-tDCS组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开始时(均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5.H-tDCS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SWAL-QOL评分分别为(50.0±13.4)分和(71.7±20.4)分;L-tDCS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SWAL-QOL评分分别为(52.0±11.7)分和(65.1±18.4)分;Control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SWAL-QOL评分分别为(48.7±8.1)分和(52.7±15.4)分。H-tDCS组和L-tDCS组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开始时(均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6.H-tDCS组随访结束时血红蛋白为(125.4±11.9)g/L;L-tDCS组随访结束时血红蛋白为(128.9±10.4)g/L;Control组治疗随访结束时血红蛋白为(112.7±17.4)g/L。H-tDCS组和L-tDCS组随访结束时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开始时(均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tDCS组随访结束时前白蛋白为(271.1±20.9)mg/L;L-tDCS组随访结束时血红蛋白为(262.5±19.8)mg/L;Control组治疗随访结束时前白蛋白为(237.3±29.7)mg/L。三组随访结束时前白蛋白高于治疗开始时(均P0.05),H-tDCS组和L-tDC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H-tDCS组随访结束时白蛋白为(38.7±6.2)g/L;L-tDCS组随访结束时白蛋白为(36.9±7.1)g/L;Control组治疗随访结束时白蛋白为(33.0±7.7)g/L。H-tDCS组和L-tDCS组随访结束时白蛋白高于治疗开始时(均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7.H-tDCS组、L-tDCS组及Control组治疗结束3个月时DOSS评分分别为(7.2±0.5)分、(6.3±1.2)分和(3.3±1.2)分;H-tDCS组和L-tDCS组治疗结束3个月时DO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SA评分分别为(19.7±4.3)分、(20.8±3.6)分和(28.7±10.4)分。H-tDCS组和L-tDCS组治疗结束3个月时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1.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以H-tDCS组治疗有效率高,并且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可能这种作用与吞咽困难改善后进食能力增强有关。3.经颅直流电刺激可能会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的非药物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图文】:

流程图,流程图,治疗前后


治疗流程图

治疗前后


18图 2 治疗前后 DOSS 及 SSA 评分改变Fig.2 The change of DOSS and SSA before or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 compared with L-tDCS group,P<0.05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满堂;吴相坤;;参芎葡萄糖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57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年10期

2 刘建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5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年06期

3 占达良;王晟;张耿;;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入院前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年04期

4 年光辉;;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35期

5 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年13期

6 刘相城;;急性脑梗死在神经重症模式下治疗的临床评价[J];吉林医学;2018年07期

7 王钦鹏;苏丹丹;张燕菊;王国娟;梁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价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年05期

8 蒋玲霞;何敏;刘志强;;穴位注射红花黄色素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年11期

9 郭洪权;李华;谢怡;施伟;赵娜娜;刘新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01期

10 孙娜;王剑锋;林警;;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鸥;丛树艳;肖雪;阮姗;盛长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2 熊李;丁卫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急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3 黄国祥;黄怀宇;吉训明;;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研究[A];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C];2014年

4 姚敏;余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海南省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5 张骥;谢旭芳;屈新辉;高幼奇;张昆南;;不同剂量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6 张慧;吴世政;侯倩;张淑坤;;不同海拔地区汉族和藏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7 杨博;赵合庆;;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8 屈新辉;项正兵;高幼奇;张昆南;吴晓牧;;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祖细胞动态变化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9 王琰萍;张晓玲;金强;;综合多参数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蒋义翔;王志敏;王鹏;;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A];2014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的探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杨劲松 罗治华;大黄粉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吴一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室主任 唐红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更多生机[N];大众卫生报;2015年

6 邓沅佳;郑方算;中草药制剂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董晓华;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机理[N];健康报;2007年

8 冯学花;藻酸双酯钠与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曹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N];健康报;2007年

10 衣晓峰;颈内动脉注射溶栓联合静脉适时降纤及抗凝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可降低40%[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文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王兴萍;外周血miR-155、HIF1A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D];郑州大学;2017年

3 付弋;针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平衡功能的疗效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凌倚峰;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预后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5 陈P";生存分析与病证结合评价在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晁利芹;近期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郑硕;急性脑梗死侧枝循环代偿及中医证候要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杨媛;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与汶川地震灾区社区居民心理应激状况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9 许东;急性脑梗死血小板高尔基体变化及sCD40L对脑缺血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孙灵芝;青中年脑梗死的OCSP分型、证候分布及其与影像学结果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超博;Apelin-13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王一楠;FT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牛圆;血清RvE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D];西安医学院;2018年

4 高红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及其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裘丽;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徐静雅;急性脑梗死的DWI、MRA及临床相关性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8年

7 方一凡;NLR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8 苏丹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分析[D];兰州大学;2018年

9 梁雪林;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

10 王鹏;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和CRP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1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01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