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1例并文献复习
发布时间:2020-04-10 04:55
【摘要】:目的:通过对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病例的分析,探讨目前肝性脊髓病的流行病学趋势、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预后等现状,以提高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肝性脊髓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影响因素等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男性,39岁,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主要表现为间断呕血、黑便、意识不清2年,双下肢无力1年,加重1周。查体示双下肢肌力Ⅴ(-)、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腱反射对称亢进、剪刀步态,化验示血氨124μmol/L。临床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治疗:给予保肝、退黄、利尿等内科综合治疗后,然而患者双下肢无力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而且院外随访1年半时间,患者双下肢无力症状缓慢进展,后于我院肝胆外科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随访至今,患者双下肢肌力较前有所恢复,病情好转。结论:该患者在酒精性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门静脉高压、门-腔侧枝循环开放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表现为反复发作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进展为肝性脊髓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然而该阶段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经过肝移植,患者双下肢无力症状得到控制。通过该病例,我们总结出肝性脊髓病可能与门体侧枝循环形成、血氨升高、神经营养物质缺乏有关,主要临床特点为双下肢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无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早期肝移植可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图文】:
用 AMPK 的显性负突变体转染 AMPK,几乎能够完全抑制肝细胞T-29 细胞和 Hela 细胞的自噬[5]。除此之外,c-jun 氨基端激酶 1(c-J-terminal kinase, JNK1)能在饥饿条件下促进 B 细胞淋巴瘤-2 基因(Bcl酸化,导致 Beclin1 从 Beclin1-Bcl-2 复合体解离,并与 Vps34 结合 Vps34 复合体,促进内质网膜延伸而形成自噬囊泡[6]。自噬小体、自酶体形成及底物降解过程主要由两类泛素样共轭系统调节,分别TG7 和 ATG10 相互作用以促进 ATG5 与 ATG12 形成 ATG5-ATG12 共 统 ; ATG7 和 ATG3 相 互 作 用 以 促 进 微 管 相 关 蛋 白 轻 链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与磷脂酰乙醇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形成 LC3-PE 共轭系统(称为 LC3-Ⅱ)C3-Ⅱ参与自噬囊泡的延伸和自噬小体的形成;因此 LC3-Ⅱ作为一种自志物,其水平高低可反映自噬活化情况。自噬过程及信号通路如图示[7]。
而激活下游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后者通过磷酸化作用而导致 ATF4 活化。PERK-eIF2α-ATF4 通路激活后导致 ATG12、ATG3、ATG6、ATG7、ATG10、ATG5 等一系列 ATG表达增加,最终激活自噬。此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2, TRAF2)是连接 IRE1 和 JNK 的胞质连接分子,IRE1 可通过 IRE1-TRAF2-JNK 信号通路促进自噬。2) Ca2依赖的自噬:研究表明 ERS 时 Ca2+浓度持续升高,在钙及钙调蛋白依赖激酶-β(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kinase-β, CaMKK-β)参与下介导AMPK 活化,并进一步抑制 mTOR 的表达,最终促进自噬[18];此外,在ERS 发生时,Ca2+也会激活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1(death-associated proteikinase 1, DAPK1),通过磷酸化 Beclin1 并使之与 Bcl-2 分离,从而提高自噬水平[18]。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75.2;R744
本文编号:2621781
【图文】:
用 AMPK 的显性负突变体转染 AMPK,几乎能够完全抑制肝细胞T-29 细胞和 Hela 细胞的自噬[5]。除此之外,c-jun 氨基端激酶 1(c-J-terminal kinase, JNK1)能在饥饿条件下促进 B 细胞淋巴瘤-2 基因(Bcl酸化,导致 Beclin1 从 Beclin1-Bcl-2 复合体解离,并与 Vps34 结合 Vps34 复合体,促进内质网膜延伸而形成自噬囊泡[6]。自噬小体、自酶体形成及底物降解过程主要由两类泛素样共轭系统调节,分别TG7 和 ATG10 相互作用以促进 ATG5 与 ATG12 形成 ATG5-ATG12 共 统 ; ATG7 和 ATG3 相 互 作 用 以 促 进 微 管 相 关 蛋 白 轻 链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与磷脂酰乙醇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形成 LC3-PE 共轭系统(称为 LC3-Ⅱ)C3-Ⅱ参与自噬囊泡的延伸和自噬小体的形成;因此 LC3-Ⅱ作为一种自志物,其水平高低可反映自噬活化情况。自噬过程及信号通路如图示[7]。
而激活下游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后者通过磷酸化作用而导致 ATF4 活化。PERK-eIF2α-ATF4 通路激活后导致 ATG12、ATG3、ATG6、ATG7、ATG10、ATG5 等一系列 ATG表达增加,最终激活自噬。此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2, TRAF2)是连接 IRE1 和 JNK 的胞质连接分子,IRE1 可通过 IRE1-TRAF2-JNK 信号通路促进自噬。2) Ca2依赖的自噬:研究表明 ERS 时 Ca2+浓度持续升高,在钙及钙调蛋白依赖激酶-β(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kinase-β, CaMKK-β)参与下介导AMPK 活化,并进一步抑制 mTOR 的表达,最终促进自噬[18];此外,在ERS 发生时,Ca2+也会激活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1(death-associated proteikinase 1, DAPK1),通过磷酸化 Beclin1 并使之与 Bcl-2 分离,从而提高自噬水平[18]。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75.2;R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聂尚燕;周俊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年09期
2 陈潇迪;王军;熊吉;牟歌;陶林;王斌;陈东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途径在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变化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年03期
3 李惠珍;周小平;杨生义;李维;;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1例远期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62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217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