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脑室出血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1 09:55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因脑室出血入院的417例的临床资料,均行颅脑CT检查,诊断为脑室出血。并排除外伤引起的脑室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CTA、DSA、MRA等检查明确有无脑血管异常。出院功能状态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改良后RANKIN(mRS)评分及随访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分析了年龄、性别、病因、病因干预、血型、出血部位、入院时GCS评分、EVD、颅内感染、住院天数、出血次数、脑积水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情况汇总:本文共收集417例因脑室出血的病例,其中男性215例(51.6%),女性202例(48.4%),年龄分布在6-76岁,平均年龄(49.3±11.6)。住院天数1-78天,平均天数(19.6±14.0)。既往有高血压病123(29.5%)例、糖尿病12例(2.9%)、凝血功能障碍7例(1.7%)、脑室肿瘤3例(0.7%)、烟雾病216例(51.8%)、动脉瘤32例(7.7%)、动静脉畸形18例(4.3%)、动脉粥样硬化15例(3.6%)。院内死亡29例,放弃治疗41例,常规出院347例。其中367病例有血型结果,血型A型110例(30%)、B型94例(25.6%)、AB型21例(5.7%)、O型140例(38%)、不详2例(0.1%);RH(+)367例、RH(-)0例。急诊行脑室钻引流手术有202例,其中出现颅内感染21例,感染率约10.4%,平均年龄在50.1±10.1(岁)。住院时间1-78天,平均24.2±17.1。所有病例均有随访,时间跨度1~7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1.3±20)个月。性格暴躁型177例(42.4%)、温和型169例(40.5%)、外向型44例(10.6%)、内向型27例(6.5%)。复发6例(1.4%),发生脑梗塞2例(0.5%)。院内死亡29例,自理能力:随访发现新增死亡66例(17.0%)、完全依赖照护52例(13.4%)、大部分需要照护22例(5.7%)、少部分需要照护52例(13.4%)、无需照料196例(50.5%)。2、单因素分析:烟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脑室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手术后颅内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再出血、性别、血型、伴发部位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CS评分、脑室外引流、住院天数、GOS评分、mRS、出血次数、性格、HCP、年龄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出血次数与烟雾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脑室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GCS评分、手术、住院天数、GOS评分、mRS、出血次数、性格、年龄、HCP共9个变量与自理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烟雾病所致脑室出血次数与颅内血管重建术存在负相关(P0.05),即颅内血管重建术可降低发生脑室出血的次数。4、多因素分析:GOS评分、mRS评分、住院天数、出血次数、年龄3(31~40岁)、重度(GCS评分7~9分)、脑积水、是否行脑室钻孔引流术、性别等是影响患者长期自理能力的因素(P0.05);其中脑室出血次数、年龄、脑积水是影响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5、ROC曲线下面积0.881,P0.05,灵敏度0.822,特异度0.865,约登指数0.687,GCS=9.5分时采取手术治疗,可取的较好的结果。结论:脑室出血次数、脑积水、年龄是主要影响IVH预后的相关因素,脑室出血次数、GCS评分与脑积水具有相关性。烟雾病是脑室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GCS评分在9~10分时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图文】:

曲线,曲线,手术后,颅内感染


图 3.1 ROC 曲线 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脑积水对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现对年龄、出血次数、GCS 评分、手术、手术后颅伴发部位等可能影响脑积水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1 单因素分析将年龄、出血次数、GCS 评分、手术、手术后颅内感染、出血位置等秩和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永飞;仇汉诚;赵贵锋;杨佳蕾;吕桂林;吕进;康伟民;闫斌;刘佳;赵素民;姜卫剑;;重型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与保守治疗出院结局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29期



本文编号:2623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23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