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米诺环素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20-04-19 04:54
【摘要】:背景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脑出血后往往伴有显著的脑水肿以及高颅压,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然而,由于目前对ICH后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靶向治疗或开发有效药物来治疗ICH仍然是一个挑战。在人类,ICH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血肿周围会发生水肿,10-20天后水肿达到高峰。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中线结构移位,是发生神经功能损伤的关键因素。ICH后的水肿类型是多样的,但主要形式是由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引起的血管源性脑水肿。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o)是第二代半合成四环素衍生物,具有抗微生物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年中,Mino作为神经保护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由于其高亲脂性和易穿透组织的特性,Mino可以很容易穿透BBB。尽管有许多研究关注这种化学物质的生理特性和作用,但Mino在ICH后维持BBB的完整性和渗透性并减轻脑水肿的潜在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证据显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过调控多个下游分子的表达来减轻脑水肿和改善ICH的症状。相反,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可加重脑水肿和ICH症状。同时,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可增加炎症介质的产生,进而导致ICH预后不良。Dickkopf-1(DKK1)是Wnt/β-catenin通路的上游抑制剂,抑制DKK1的表达可增强Wnt信号通路活性,增加β-catenin的表达。虽然Mino对ICH的脑保护作用,以及它对包括PI3K,MAPK和NF-κB在内的多种信号通路的影响已被广泛报道,但仍有较多未知,例如Mino是否通过作用于DKK1,继而影响Wnt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反应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胶原酶诱导的大鼠ICH模型以及体外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评估Mino对Wnt/β-catenin通路,炎症反应,BBB结构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并阐明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1)建立胶原酶诱导的大鼠ICH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脑组织伊文思蓝的外渗和脑含水量来评估BBB的完整性。(2)Mino溶解于盐水中,在建立ICH模型时和12小时后分别以45mg/kg的剂量腹腔内注射,然后每天两次(每次22.5mg/kg)给药,持续2天;siDKK1在ICH模型制作前48小时通过侧脑室注射的方法注入脑室。(3)应用western blot,比较不同组别中(Sham;ICH+vehicle;ICH+siNC;ICH+siDKK1;ICH+Mino;ICH+siDKK1+Mino)DKK1,Wnt1,β-catenin,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变化。(4)将数量为4.0×10~5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置于12孔板中,用大肠杆菌LPS(不同浓度)处理24小时,然后通过ELISA测定无细胞上清液的细胞因子和MMP-9水平。用大肠杆菌LPS处理4小时后收集全细胞裂解物,通过western blot测定Wnt通路蛋白及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5)为了进一步研究DKK1的功能,我们采用CD11b/c,NeuN和GFAP等分子标记,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DKK1在血肿周围组织中的细胞定位。(6)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功能测试(包括前肢放置、前肢使用不对称试验和转角试验)来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结果(1)与sham组相比,ICH组出血侧基底节区伊文思蓝的渗出量明显增加。与第1天和第7天比较,伊文思蓝外渗在ICH后第3天最显著(P0.001)。此外,脑含水量在ICH后第1天和第3天基底节区也显著增加,但在第7天没有明显增加。和第1天和第7天比较,第3天脑含水量最高(P0.01)。(2)与vehicle组相比,Mino组出血侧基底节区伊文思蓝外渗在第3天明显减少(P0.05)。同时,Mino治疗组出血侧基底节区脑含水量与vehicle组比较,也有显著减少(P0.01)。(3)与vehicle组相比,Mino治疗组血肿周围组织中DKK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此外,免疫组化显示ICH后血肿周围组织中DKK1的表达显著增加,而Mino治疗后可抑制ICH引起的DKK1增加,western blot的结果也和其一致。通过采用包括CD11b/c,NeuN和GFAP在内的多种分子标记的免疫荧光来检测DKK1在血肿周围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发现DKK1与CD11b/c、NeuN阳性细胞共定位,但不与GFAP阳性细胞共定位。随后我们研究了Mino对大鼠小胶质细胞中DKK1表达和炎症介质产生的影响。与vehicle组相比,Mino强烈地降低DKK1的表达,同时显著增加β-catenin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no的抗炎作用,使用大肠杆菌LPS(TLR4的经典激动剂)分别在有和无Mino的情况下处理小神经胶质细胞,结果显示Mino预处理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TNF,IL-6和MMP-9的产生。(4)与vehicle组相比,Mino治疗组显著增加了血肿周围脑组织中Wnt1,β-catenin,Occludin蛋白的表达(Wnt1:P0.01;β-catenin:P0.01;Occludin:P0.05),表明Mino可激活Wnt1及其下游分子(β-catenin,Occludin蛋白)。与ICH组相比,使用siDKK1抑制DKK1可使Wnt1,β-catenin和Occludin的表达明显增加(Wnt1:P0.01;β-catenin:P0.01;Occludin:P0.05)。此外,siDKK1抑制DKK1同时使用Mino处理可发挥协同作用,与任一单因素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nt1:P0.05;β-catenin:P0.05;Occludin:P0.01)。我们还评估了Mino和siRNA介导的DKK1缺乏对BBB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发现与vehicle组相比,Mino治疗后伊文思蓝渗出量和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且Mino+siDKK1组较单一处理组相比这种减弱作用更显著(P0.05)。ICH后第3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检查显示,Mino或siDKK1治疗均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包括神经功能评分、转角试验、前肢放置和前肢使用不协调评分(P0.05),表明Mino和siDKK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Mino+siDKK1治疗组与单Mino组或单siDKK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ino通过抑制血肿周围组织(小胶质细胞为主)中DKK1表达,导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反应抑制,从而减轻BBB破坏,最终改善ICH后的神经功能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3.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果巍;蒋智林;王晓宏;李聪;万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22期

2 廖声潮;黄玮;余永佳;黄光祥;;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毕胜;刘群;范佳;李冬;王李鸣;赵岩岩;关雪莲;侯丽淳;田嘉莹;王增冕;李晓涛;李培育;;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2期

4 郭富强;李晓佳;陈隆益;杨红;杨友松;代红源;韦永胜;黄雨兰;孙红斌;曾宪容;吴文斌;徐豫川;杨正林;;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氧化还原因子-1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7期

5 吴文斌;胡长林;杨友松;郭富强;孙红斌;肖军;罗永杰;;水蛭提取液对实验性脑血肿周围组织热休克蛋白70与转移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6期

6 常素杰;尹琳;辛世萌;;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变化与尼莫地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2期

7 周敬华;曹学兵;孙圣刚;;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水孔蛋白-4表达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8 代红源,郭富强,杨友松,宋林红,杨石;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9 高长越,周华东,张莉莉,陈曼娥;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CAM-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J];重庆医学;2002年04期

10 娄季宇;孟凡超;;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其血肿周围组织形态学动态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健;胡长林;王宇;;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圣山;李长清;;铁离子致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吴成翰;丁喜艳;叶小包;李会忠;吴松鹰;杨瑞玲;皇甫峗;王海燕;黄爱民;余吉;严晓华;雷惠新;;脑出血患者神经元凋亡及调节机制的观察[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五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长林;吴碧华;;基因芯片研究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早期的基因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吴成翰;王开宇;葛秀民;周琳瑛;杨瑞玲;廖远生;李世举;廖联明;黄绳跃;严晓华;高丽丽;王谨敏;李会忠;刘宇清;;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的影像学及超微结构变化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6 胡长林;吴碧华;;基因芯片研究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早期的基因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曹学兵;孙圣刚;张允健;朱晓临;;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出血家兔血肿周围组织中化合物含量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尹琳;赵春莉;;谷红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NGB和IL-6表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商笑;崔元;;观察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治疗方法血肿周围组织NF-κB的变化规律[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袁芳;刘丽君;张晨;;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CT灌注成像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健;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周官恩;p38MAPK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林祥涛;脑内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早期水肿的形成机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艳春;Toll Like Receptor 2/4二聚体介导了小鼠脑出血炎症损伤[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5 王尧;TLR4介导的MyD88信号通路在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宝华;CD163/HO-1信号通路与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相关性[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清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8 毕胜;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庆;米诺环素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刘圣山;铁离子致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3 侯博儒;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4 胡利华;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敏;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AQP9表达与脑水肿[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龙潮新;CT灌注成像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灌注情况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7 张微晗;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的CT灌注成像应用价值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海峰;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IL-2、IL-8的变化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柯进芳;实验性脑出血血肿周围IL-8、ICAM-1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干预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文;ICAM-1、MMP-9与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关系的临床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2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32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